1991年8月23日,苏联的电视屏幕上播放了一幕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魁梧的男子,手持一份文件,径直走到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面前,要求他当场朗读出来。这一瞬间,整个苏联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身上——他就是鲍里斯·叶利钦,今天俄罗斯的首任总统。
有趣的是,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虽然已进行了所谓的“民主化改革”,戈尔巴乔夫自封为苏联总统,而在这种局面下,叶利钦本可以在即将到来的苏联大选中胜出,成为总统。然而,叶利钦却选择了更激进的道路——他急于把戈尔巴乔夫从台上拉下,最终亲手将这个曾令西方国家忌惮的“红色巨人”葬送。
多年之后,关于叶利钦为何放弃成为苏联总统,反而让苏联解体的问题依然令人疑惑。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为此揭示了叶利钦的内心世界。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切,我们必须从叶利钦的个人经历开始探讨。
叛逆的农家少年
1931年2月1日,叶利钦出生在苏联乌拉尔区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刚出生时,叶利钦的父母决定为他举行东正教的洗礼,但却发生了一件意外。那位牧师在洗礼时不小心将叶利钦掉入水桶中,幸亏及时被人救起,差点就丧命。因这次死里逃生,叶利钦的父亲格外宠爱他,还为他取名“鲍里斯”,这个名字象征着勇士与斗士,这一名字也成了他一生的象征。
叶利钦从小就以叛逆出名。三岁时,他的父亲因“反苏活动”被逮捕,送往古拉格劳改。年幼的叶利钦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到了七年级,因公开辱骂班主任,他被学校开除。进入大学后,叶利钦因频繁参与斗殴,成为学校的“麻烦制造者”。但在工作上,他却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尤其是在技术方面的学习。进入国营工厂后,他迅速成为车间里最熟练的技术工人,并在短短几个月内被提升为工厂的小领导。
启蒙与崛起
1961年,叶利钦加入了苏共,成为了一名党员。随后,他被调往威尔德洛夫斯克市担任建筑局局长,开始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这里,他逐渐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官员的亲民作风。他经常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解释政府政策,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他还积极邀请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与自己面对面交流,塑造了一个与苏联党内传统官僚形象截然不同的政治人物形象。
1981年,叶利钦成功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当时腐败丛生的苏联政坛,他逐渐被视为一股清流。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接任苏联领导人后,对苏联党政军进行大规模整肃,叶利钦此时暂时低调,等待时机。
激烈的政治斗争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推行改革。1987年,叶利钦突然在一次座谈会上公开批评戈尔巴乔夫,要求进行全方位的党内改革。这一举动让戈尔巴乔夫措手不及,愤怒之下,他解除了叶利钦的职务,并将其开除出苏共中央政治局。尽管叶利钦被赶出权力中心,但他并未退缩,而是逐渐成为反对派的领袖。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逐渐让苏联党内出现了更为激进的自由派,而叶利钦也借此机会迅速积累了民意支持。1989年,叶利钦凭借着出色的演讲能力和强烈的反对态度成功当选为“苏维埃人民代表”,在公开场合与戈尔巴乔夫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990年,叶利钦宣布脱离苏共,成立新的政党,进一步加强了与戈尔巴乔夫的对立。
苏联的终结
1991年8月19日,苏联突然进入紧急状态,戈尔巴乔夫被宣布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责。叶利钦此时却正在沉醉于自己的政治活动中,未曾意识到,苏联政府依然掌握着强大的力量——克格勃。然而,叶利钦很快做出反应,冲上街头,发表激烈演讲,痛斥苏联政府的腐败。在叶利钦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民众站在了他的阵营,甚至克格勃的特工也转投支持他的一方。
这场震惊世界的“819事件”最终以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失败告终。戈尔巴乔夫虽然暂时恢复了总统职权,但他在民众心中的威望早已荡然无存。几天后,叶利钦粗暴地将一份文件递给戈尔巴乔夫,并要求他宣读。此时,戈尔巴乔夫在全世界的镜头前被迫照读这份文件,象征着他失去了最后的权威。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通过电视宣布苏联正式解体,苏联红旗在克里姆林宫降下。叶利钦成为了新俄国的领导人,他宣誓成为俄罗斯的总统。然而,叶利钦的治理并不顺利。在他的领导下,俄罗斯经历了经济崩溃,货币贬值,民生困苦。尽管他带来了政治上的变革,但他在经济管理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表现却被普遍认为是灾难性的。
叶利钦的遗产
许多年后,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总结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的作用时表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将苏联推向了西方国家的阴谋,但戈尔巴乔夫是愚蠢的,而叶利钦却是坏的。叶利钦的坏,源于他思想的腐化。”这个评价也许道出了叶利钦为何推动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失去了信仰,他只看到了个人的政治利益,最终做出了这一历史性决断。
苏联解体的事实,已然镌刻在历史的书页上,尽管今天俄罗斯人依然怀念那个曾经的强大帝国,但苏联已经永远消失,再也无法回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