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法国打得赢英国吗?法国:全世界我打不赢的国家只有三个
迪丽瓦拉
2025-09-22 21:31:45
0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略了尘埃里藏着的真实心跳?在这里,我会用显微镜般的考据剖开历史褶皱,从名臣奏疏里的一声叹息,到市井巷陌的半块残砖,带你看见史笔未载的「古今密码」。关注「鉴古知今阁」,让我们在泛黄典籍与现实灯火间架起桥梁 —— 真相,往往藏在被遗忘的细节里。

2023 年巴黎航展上,法国阵风战机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做了个 7G 过载的桶滚动作,机翼划破云层的瞬间,地面解说员突然喊:“这机动性,足以让伦敦的 F-35 汗颜!” 台下的英国军官脸色铁青,却没反驳。这一幕,像极了七百年前的阿金库尔战场 —— 只是这次,弓箭换成了战机,而法国人的底气,比当年更足。

法国总统曾公开说:“全世界我打不赢的国家只有三个。” 名单里没有英国。这话戳痛了英国人,却让法国人拍着桌子叫好。这对斗了几百年的冤家,到底谁更能打?

一、百年恩怨:从长弓到核弹,谁也没服过谁

1415 年的阿金库尔战场,英国长弓手的箭雨像乌云压境。法国骑士穿着重甲冲锋,却被射得人仰马翻,连公爵都成了俘虏。那会儿的英国人得意极了,说 “法国人只会骑马不会射箭”。可 1453 年,圣女贞德举着旗帜冲在最前面,法军硬是把英军赶出了欧洲大陆,连加来港都收了回来。法国人到现在都爱说:“最后站在陆地上的,是我们。”

拿破仑时期,法国大军踏遍欧洲,英国吓得联合俄奥普三国才在滑铁卢拦住他。那一战法国输了,但英国人没敢单挑 —— Wellington 公爵的参谋部里,一半是普鲁士军官。法国人嘴硬:“我们输在人多,不是输在胆子。”

二战时法国投降得快,可戴高乐在伦敦竖起 “自由法国” 的旗帜,靠非洲殖民地的兵打回巴黎;英国守住了本土,却得靠美国的驱逐舰和物资才扛住轰炸。丘吉尔在日记里写:“如果没有美国,我们撑不过 1941 年。” 而法国在马里的反恐行动,2013 年没等美国点头,自己派战机炸叛军,陆军一周就控制了三个城市,证明 “单挑也能打”。

二、陆军:谁的坦克能先打穿对方?

法国陆军现役 20 万人,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是 “明星装备”。火控系统能在移动中锁定 2000 米外的目标,沙漠里跑 60 公里 / 小时不打滑,马里反恐时,一发炮弹就掀翻了叛军的皮卡据点。士兵的 FELIN 单兵系统,能实时共享战场信息,比英国的 SA80 步枪套装反应快 0.3 秒。

英国陆军 18.5 万人,挑战者 2 坦克看着厚重,可炮管还是 L30 线膛炮,穿甲能力比法国的 CN120 滑膛炮差一截。更要命的是,零件依赖进口,去年演习时,10 辆坦克有 3 辆因为变速箱故障趴窝。英国士兵在阿富汗多靠美军的装甲车,自己的 “武士” 步兵战车,升级方案喊了五年还没落地。

实战经验上,法国陆军近十年在非洲打了 12 场小规模战争,从沙漠到雨林都熟;英国陆军主要跟着美军在伊拉克、叙利亚 “打辅助”,独立指挥的仗屈指可数。有军事专家调侃:“法国陆军像久经沙场的老兵,英国陆军像温室里的盆景。”

三、空军:自主研发才是硬骨头

法国空军有 1055 架军机,阵风战机是 “全能选手”。空战能挂 “米卡” 导弹,对地能扔 “风暴阴影” 巡航导弹,甚至能从航母上起飞 —— 戴高乐号的弹射器,能把 25 吨的阵风甩到空中,这本事英国的 F-35B 没有,它得靠滑跃起飞,载弹量少一半。

更关键的是,阵风从雷达到发动机全是法国造。达索公司的工程师能在 48 小时内更新航电系统,出口印度、埃及时,说改就改,不用看别人脸色。

英国空军 663 架军机,主力是 F-35 和台风。F-35 的隐身涂层得送回美国保养,弹舱只能挂美军的 “杰达姆” 炸弹;台风是英德意西联合搞的,升级软件得四国签字,去年想加个电子战模块,吵了半年才通过。有飞行员吐槽:“紧急情况下,我们连导弹参数都改不了。”

四、海军:航母对决,谁的 “拳头” 更硬?

英国有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排水量 6.5 万吨,能装 36 架 F-35B,看着比法国的戴高乐号(4.2 万吨)气派。可 F-35B 的航程只有 800 公里,比阵风 - M 少 400 公里;航母的弹射器是美国设计的,去年试航时,电磁弹射器突然失灵,差点把战机甩到海里。

法国的戴高乐号是核动力,续航无限,舰载机是自家的阵风 - M,能挂法国造的 “飞鱼” 反舰导弹,打航母一打一个准。海军还有 12 艘潜艇,其中 4 艘是战略核潜艇,M51 潜射导弹能打 1.1 万公里,精度误差不超过 300 米。

英国海军只有 73 艘舰艇,战略核潜艇靠美国的三叉戟导弹,没有美国授权,连发射密码都拿不到。去年派 “伊丽莎白女王” 号去南海,护航的驱逐舰半路出故障,只能让荷兰护卫舰帮忙,成了国际笑柄。

五、核武:按钮在自己手里吗?

法国 300 枚核弹头,陆基有 S-3 导弹,空射有 ASMP-A 巡航导弹,潜射有 M51—— 全是自己造的。总统办公室里有个 “核手提箱”,按下按钮,15 分钟内就能打到全球任何地方,不用跟任何人商量。

英国 225 枚核弹头,全靠美国的三叉戟 II D5 导弹。导弹的制导系统、核弹头的引信,都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手里。英国前国防大臣承认:“没有美国点头,我们的核弹就是摆设。”

六、为什么英国不在 “打不赢” 的名单里?

法国说的三个打不赢的国家,是美国(军费是法国 14 倍)、中国(工业体系全球最完整)、俄罗斯(6000 枚核弹头)。这三个国家有个共同点:体量够大,关键装备全自研,能不靠别人打持久战。

英国缺的就是这个。军工空心化 ——BAE 系统造不出隐身战机,罗尔斯・罗伊斯的发动机得跟德国合资;战略纵深小 —— 全岛面积只有法国的 1/3,没有战略缓冲;全球影响力缩水 —— 除了英联邦,能单独行动的地方越来越少。

法国则相反,军费涨到 640 亿欧元,建太空军,造第六代战机,在非洲、中东有 20 多个军事基地。马克龙说:“我们的底气,不是历史,是能自己造打赢的家伙。”

伦敦唐宁街的官员私下说:“法国人的自信,有点烦人,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比我们更能自己说了算。” 从长弓对骑士,到阵风对 F-35,这对冤家的较量,早从战场延伸到了自主实力的比拼。法国的狠话背后,是一个清醒的认知:在现代战争里,能自己造枪造炮,比盟友多更重要。

以上就是今天的历史解码。史书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定论,每个褪色的墨迹背后都藏着值得玩味的复杂人性。你曾在哪个历史细节里照见现实?或是想让我解码哪段被误读的往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咱们一起在古今对话中唠唠!觉得内容有价值的话,别忘了点击「赞」和「关注」,把文章转发给爱历史的朋友 —— 你的每一次驻足,都是我深耕历史的动力!咱们下期历史现场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盗墓是一个既让人忌讳又让人好奇的话题。人们忌讳它,因为在迷信中,墓地常常被认为是阴气重的地方,担心会...
藏经洞的发现与失落:再现敦煌旧... 撰文/罗华庆 供图、支持/国家图书馆 敦煌研究院 历史古迹的永远遗失彰显了敦煌旧影的弥足珍贵,这些图...
原创 司...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在这本书中,最聪明的人物往往被大家提到的就是诸葛...
原创 老... 1986年,乌克兰顿涅茨克火车站。当时,乌克兰还属于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 在70年代初期,...
原创 秦... 2000多年前的一个日子里,一个衣着华贵、容貌秀丽的女子,站在高台上等待着她的爱人。远处,传来雷鸣般...
原创 曹... 自从刘备投靠曹操后,他经历了很多的失败,特别是在下邳之战中,更是被吕布打得大败,妻儿老小也都被俘虏。...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