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周纯全将军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资深人物,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1955年,随着全军大授衔的前夕,周纯全将军被列入了大将的拟授名单。当时的拟授名单共有15人,除了已获得大将衔的十位人物外,还包括萧克、宋任穷、王震、张宗逊和周纯全等。虽然周纯全名列其中,最终却未能获得大将军衔,而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许多人疑惑为何一位资深的革命将领未能晋升为大将。我认为,答案或许可以从徐向前的个人经历中找到线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周纯全的军衔问题,以及他与徐向前元帅之间复杂的恩怨。
周纯全的资历问题
周纯全于1923年便参与了罢工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次年参加了黄麻起义。红军时期,他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张国焘的得力心腹。期间,他曾担任过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四方面军保卫局局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长征途中)、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草地分兵后)及红三十一军政委等重要职务。抗战时期,周纯全的指挥岗位较少,他并未在八路军或新四军中担任主要职务,而是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校长、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务。解放战争期间,周纯全重新回到了战场,先后担任了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长,成功保障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后勤供应。建国后,他继续在军事后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先后担任了志愿军后勤工作负责人、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政治委员,以及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务。
周纯全的军内、党内地位都相当高,尤其是在长征途中,他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身份,令不少元帅都未曾享有。当时,他的资历无疑是丰富的。那么,授予大将军衔的标准是什么呢?
1. 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起义,比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而周纯全完全符合这一标准。
2. 在红军时期担任师级或以上职务,诸如师长、政委、政治部主任等。周纯全担任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3. 在抗战时期,若担任八路军旅级以上职务,或新四军师级以上职务,周纯全未能达到这一标准。
4. 在解放战争期间,被评为正兵团级以上干部,担任过野战军副职,或特殊兵种司令等职。周纯全符合此项要求,他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尽管周纯全满足了一部分标准,但他依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拟授大将的名单中有很多他无法超越的将领,例如军委委员级的粟裕、罗瑞卿、徐海东、黄克诚等。按级别而言,周纯全只能与少数正兵团级的大将竞争,例如许光达、王树声这两位开国将军。然而,实际上他主要与王树声竞争。
红四方面军的山头问题
除了上述标准外,大将的授衔还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山头的代表性。红军内部的各支队伍都对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授衔时必须平衡不同队伍的代表性,确保不会出现某一军队出身的干部垄断大将衔的局面。周纯全虽然是红四方面军的干部,但他只能与同样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将领竞争。
在红四方面军中,代表性较强的大将有徐海东(虽然有争议,有人认为他代表的是陕北红军)、陈赓(也有争议,因其在红一方面军地位较高)和王树声(几乎无争议地代表了红四方面军)。其中,徐海东、陈赓的历史贡献巨大,且他们是军委委员级的干部,因此周纯全无法与他们相比。而在红四方面军中,王树声则是唯一可以和周纯全竞争的大将。
然而,要授予红四方面军的大将,必须和红四方面军的核心人物徐向前进行沟通。在当时,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人物,因此授衔时需要征得他的同意。然而,徐向前并未支持周纯全的晋升,而是倾向于支持王树声。
周纯全与徐向前的恩怨
要理解徐向前为何未支持周纯全的晋升,我们必须回顾两人之间的历史恩怨。徐向前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而张国焘则是该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两人之间关系复杂,张国焘曾多次试图打击徐向前。在鄂豫皖苏区时期,张国焘发动了白雀园肃反运动,其中的主要对象之一便是徐向前。作为政治保卫局局长,周纯全执行了张国焘的命令,逮捕了徐向前的妻子程训宣。程训宣无罪,但在张国焘的压力下,她被严刑拷打,最终惨死。周纯全在这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因此得到张国焘的赏识。
当周纯全来到延安时,徐向前质问他为何抓捕并致死了自己的妻子。徐向前一向冷静,此时却怒不可遏,失去理智。周纯全对徐向前的质问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因为他明白,程训宣的死完全是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令,而自己仅是执行者。徐向前对此深感痛苦,但为了大局,他压抑了心中的愤怒。
尽管周纯全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党组织进行检讨,表示深刻反省,但这一段历史始终没有得到徐向前的宽恕。从那时起,周纯全与徐向前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直至两人去世,彼此间的恩怨依旧未解。
授衔与历史背景的权衡
在授衔过程中,尽管周纯全因在抗战和建国后的贡献得到了彭德怀的支持,认为他具备授大将的资格,并将其列入拟授名单。然而,实际授衔时必须与各方面进行沟通,特别是要考虑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徐向前的意见。由于徐向前的强烈反对,最终周纯全未能获得大将军衔,而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可以看出,周纯全未能晋升为大将,除了个人资历和贡献外,背后还涉及到党内的政治斗争和历史恩怨。正如许光达在红二方面军中的代表性一样,授衔的决策涉及到多个层面的权衡与考量,而周纯全与徐向前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