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某日,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发生了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会议刚结束的第二天中午,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开国上将傅钟,走到南京军区司令员、同为开国上将的许世友面前,主动打招呼。
然而,令人大感意外的是,许世友竟然视若无睹,根本没有理会傅钟,反而转头与其他人交谈。这尴尬的一幕让在场不少人面面相觑,现场气氛一度陷入沉默,不知该如何化解。
傅钟见许世友完全无视自己,心中顿时涌起怒火,转身离去,边走边愤愤地嘀咕:“这家伙牛得不行,装什么装。”
谁料,傅钟刚转身,便听到许世友身后传来嬉笑声,他明显是在跟旁人开玩笑,说:“你们瞧瞧,这老倔头,当年就是这样,非得枪毙我不可。”
闻言,傅钟瞬间明白许世友的态度并非真冷漠,而是在打趣。他随即回头望去,两人的目光相交,皆带笑意,随即一同步入会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老傅,”许世友一边握手一边笑道,“当年我差点一脚踹死你,可惜被你抓住了,根本没机会下手。”
傅钟闻言,忙回敬道:“许司令,当年的事我了解得不够深,可能……”
话未说完,许世友便笑着打断:“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那时也冲动鲁莽,我们都别再计较了。”
两人就这样一笑泯恩仇,尘封多年的矛盾似乎瞬间消散。
有人不禁好奇,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恩怨?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期间,抗大和其他部队一样,开展了对张国焘的揭批斗争。
但在斗争过程中,部分人员过于激烈,竟将许世友及其他红四方面军将领牵连其中。
许世友脾气火爆,对毛主席和党中央忠诚无二,但面对这种冤枉,怎能忍气吞声?他当场与揭批人员争吵不断。
后来,他联合红四方面军部分将领准备回四川开展游击战,誓要证明自己对党的忠诚。许世友更是带头在会场闹事,气焰嚣张。
彼时,傅钟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负责主持对张国焘的揭批工作。看到许世友如此嚣张,他十分恼火,认为这等狂妄行径不可容忍,特别是许世友竟打算带队离开延安,傅钟遂请示学校后,果断将其逮捕。
随后,傅钟亲自担任许世友的审判员,认为其态度嚣张,足以判死刑,曾表示要深挖其罪行,依法严惩。
但后来,毛主席出面保护许世友,查明事实后确认,许世友只是性格急躁,无实质问题。
事实上,许世友和红四方面军将领们,都是忠于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坚定战士,只是表达方式激烈,沟通不畅,导致了误会。
误会澄清后,许世友主动请缨前往前线指挥战斗,毛主席欣然批准。
傅钟原本准备找许世友当面谈谈,但许世友很快奔赴前线,两人因此失去了解决误会的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傅钟主要在总政治部从事政治工作,而许世友常年奋战一线,双方接触甚少,隔阂未能消除。
直到那次中央会议,傅钟对许世友英勇善战、掌管大军区深表敬佩,也希望解开两人之间的心结,便主动向他打招呼,才有了开头的这一幕。
之后,傅钟与许世友成为深交老友。傅钟经常寄书给许世友,许世友也多次邀请傅钟到军区视察或授课。
他们关系的改善,体现出两位开国上将非凡的胸怀和格局,这或许正是他们从革命战争年代走到今天,能够荣获开国上将称号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