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考古证实留有后代!却为何传位弟弟?
迪丽瓦拉
2025-09-24 01:32:05
0

1976年,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的农民在进行土地平整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距地面约30厘米深的西周青铜器窖藏。这个窖藏内有多件青铜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盘形青铜器,器上刻有284个铭文。这些铭文是史官“墙”对周朝历代先王及其家族史的记载,因而这件青铜器被命名为“史墙盘”(见下图)。

这段铭文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称赞了周朝七代帝王的功绩,最后一位帝王是当时在位的周共王;后半部分则讲述了微氏家族的历史,特别是家族六代史官的传承故事。铭文记载了微子启如何在商周交替时期投靠周朝,获得50田封地,直至提到“史墙”这个人物。由此可以推测,“史墙”应该是微子启的后代。

然而,微子启的继承问题却引发了争议。微子启是宋国的开国君主,他本应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为何他最终选择了将王位传给弟弟微仲衍呢?这一问题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与武王灭商后的历史背景以及微子启的真实身份密切相关。

周武王灭商后,虽将纣王之子武庚任命为殷地的管理者,但武庚在周武王去世后发动叛乱,最终被周公旦平定。为了避免残余的殷人联合反抗,周朝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一部分殷人交给卫康叔管理,形成卫国;而另一部分则由微子启管理,封地在今天的商丘一带,成为宋国。

微子启去世后,继位的却是他的弟弟微仲衍。关于为何微子启没有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他可能没有儿子,二是他遵循了商代“兄终弟及”的传统。

但是通过“史墙盘”的记载,我们得知微子启确实有后代,因此他未传位给儿子的说法并不成立。而“兄终弟及”的传统在商朝晚期已经逐渐消失,帝位通常由王子继承。因此,微子启为何将王位传给弟弟而非儿子,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家在发现史墙盘的地方,还揭示了微子启家族的遗址。1976年,在该地点的发掘中,出土了17万片卜骨和卜甲,这是殷墟以外出土的最大规模的甲骨文遗址。此外,还发现了一个庞大的祭坛遗址——“亳社”(或称殷社),这表明微子启家族自视为商朝的继承者。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马坑,坑内排列着四匹马,这与天子六匹马、诸侯四匹马的标准相符,暗示着马坑的主人可能正是微子启。更为惊人的是,还出土了一辆被誉为“西周第一豪车”的马车。

这些发现无不表明,在周朝灭商后,微子启家族被迁移到了陕西宝鸡——周朝的发源地,也即周原地区,并在那里安定下来繁衍生息。然而,微子启在周武王时曾向其请罪,周武王感动于他的悔过之心,于是释其缚并恢复了他在朝廷中的职务,使其继续担任卿士。之后,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微子启被封在宋地,负责管理一部分殷民。

需要注意的是,微子启封国的起始地点是在山西的微地(今潞城东北),他在朝中担任卿士职务,直到他成为宋国的国君。此后,微子启家族才迁移至宋地。奇怪的是,微子启家族遗址为何出现在陕西宝鸡这一与宋地相距较远的地方呢?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微子启在商周更替中的“真面目”。根据《史记》的记载,微子启与微仲衍、纣王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微子启为长兄,纣王为三子。纣王继位后,微子启未能登基,失去了王位。然而,尽管错失帝位,微子启依旧忠诚地效忠于商朝和纣王,直到他与商朝的彻底决裂。

事实上,微子启并非历史上所称的“贤王”,而是商朝的叛徒。据历史学者分析,微子启早在商朝灭亡前就与周人秘密勾结,帮助周武王成功推翻商朝。这个过程中,微子启的背叛起到了关键作用。

《史记》对微子启在商周交替中的角色做出了独特的记载,揭示了他在商朝内部分裂时的立场变化。首先,微子启多次进谏纣王未果,最终与商朝的“大师”和“少师”共同谋划背叛,离开了朝歌。史书并未交代他离开的具体去向。其后,纣王残忍杀害比干等忠臣时,周武王看准时机,准备进攻商朝,发动了成功的伐纣战役。

更为奇怪的是,当周武王最终灭掉商朝时,微子启为何突然回到朝歌,并以肉袒面缚的姿态请罪?这一点也值得深思。毛泽东曾指出,微子启实际上是一个汉奸,他与周朝内应密切合作,帮助周武王实施了对商朝的致命一击。

从历史逻辑来看,微子启之所以在周朝的帮助下推翻商朝,是因为他有意借助周武王的力量夺取商位。然而,周人可能早已预见到这一点,他们并未给予微子启做国君的机会,反而将其家族迁至周原,以防其威胁到周朝的统治。

因此,微子启家族的迁徙可能并非偶然,而是周朝为了保持对其的控制所做出的战略部署。通过这种方式,微子启尽管名义上是宋国的开国君主,但实际上他只是周朝的傀儡。真正的宋国开国君主,是他的弟弟微仲衍。

从权力交接的角度来看,微仲衍不可能将王位交给微子启的后代。周朝对微子启及其家族的控制,意味着他们并不会允许微子启的后代继位。而历史的残酷也揭示了微子启这一叛徒在商周更替中的复杂角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曹魏五子良将... 建安二十四年的秋雨,比任何时候都冷。樊城的城墙在洪水里泡得发胀,于禁站在堤岸高处,看着七军的营帐像漂...
原创 当... 在中国古代史中,有不少因行刺而丧命或差点丧命的政治人物。东汉末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狩猎时被许贡门下的...
原创 临...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每当我读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时,内心总会被深深震撼。随之而来的是一...
原创 沉... 从北京新文化街往北穿过闹市口中街,步入文华胡同深处,灰墙黛瓦、飞檐翘角间,北京李大钊故居静静矗立。院...
原创 慈... 1908年11月15日,年已75岁的慈禧太皇太后(人们尊称她为“老佛爷”)去世,享年高寿。对于皇宫内...
历史的见证与传承:康熙通宝背临... 在天津市津南区,宋先生家族世代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康熙通宝背临满汉双文罗汉钱。这枚钱币历经岁月流转,...
原创 清... 提到清朝的皇帝,大家可能会联想到那些被清宫剧塑造出来的形象,尤其是乾隆之后,清朝的局势逐渐走向混乱,...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 为什么太平军能够在...
壬午本比毛批本多了三个重要细节... 据专家考证,嘉靖壬午本才是《三国演义》的最初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毛批本”,也就是毛纶、毛宗岗...
原创 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出身贫寒,曾经做过和尚、乞讨,后来投身农民起义,经...
中国草根城市逆袭,从200人小... 石家庄如何在百年间逆袭腾飞,成就中国城市史上最励志传奇! 从小村庄到省会的逆袭:石家庄的"开挂"人生...
原创 为... 很多人都对广西兵给予高度评价,甚至有人称广西兵是最能打的部队。这不仅仅是广西人自夸,而是全国人民共同...
原创 巅... 原创 瀛洲海客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孙吴政权的创建者——孙坚,是一位勇...
原创 为...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清朝的命运,也让他一度被视为“拯救”清朝的希望。...
原创 霍... 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即将打响之际,霍去病在准备出征的路上,经过了河东郡的平阳县。这...
原创 蒙... 公元1259年八月,蒙古帝国的第四任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钓鱼城时,被南宋四川钓鱼城守军抛射的碎石击...
新四军模范政工萧国生 萧国生像。镇江市史志办供图 他是新四军作战中牺牲的首位团职干部,将青春永远定格在烽火中。 “……萧国...
原创 张... 事实上,关于“张郃为何能够与张飞大战五十回合而不败,却在面对赵云和马超时仅能坚持二三十回合”的问题,...
“赣地宝藏——新时代江西文物成... 2025年7月23日,江西省博物馆总分馆制巡展系列之“赣地宝藏——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首站在萍乡博...
原创 中... 对于中国的朝鲜族和朝鲜国家的人是一回事吗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一回事的。 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