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9-24 01:33:42
0

一、无法避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是无法避免的。自从李渊进入长安的那一刻起,历史的走向便注定了这场变故的发生。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李世民在权力结构中的独立性,使得他成为了无法被制约的存在。自李渊进入长安后,唐朝的开国帝王便彻底转变为“宅男”,再未离开过长安城一步。他将大唐的扩张重任交给了两位关键人物。其一,李靖负责平定南方的萧铣,尽管名义上,李孝恭是南方的最高指挥官,但实际上,真正的实权掌握在李靖手中。其二,李世民则着眼于北方的统一,凭借个人的军事才能,完成了逐鹿中原的壮举,打破了北方的敌对势力。

当时的唐朝,经济中心依然在北方,谁能稳住北方的局势,谁就有可能成为天下的主导者。李世民在此过程中,不仅消灭了众多竞争者,还招募了大量能臣猛将,为自己构建了强大的势力。如此一来,李渊逐渐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在其他开国帝王身上,征战沙场是家常便饭,而李渊则是“躺着赢”。更令局势复杂的是,太子李建成也与李渊一起,甘心窝在长安城里,这样的局面难以服众。这种失衡的结构成为了一个隐患,迫切需要修正。李渊曾试图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起联手压制李世民,但终究未能成功,反而促成了玄武门之变。可以说,这次变故的最大源头并非李建成或李世民,而是李渊自己——他无法把控局面。

其次,利益的失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李渊和李建成代表的关陇集团,实际上并未在唐朝的扩张过程中立下显赫战功,却依然占据了最大的利益。相比之下,李世民所依赖的山东集团,虽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但其获得的回报却微乎其微,甚至面临被随时剥夺的风险。例如,李渊为了讨好爱妃,竟然将李神通凭军功所得的封地赏赐给了爱妃的父亲。这一行为令李世民和他的部下愤怒不已,毕竟,他们为大唐拼命,岂能为了李渊的私欲而忍气吞声?即使李世民自己心生不满,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但他手下的将士怎能接受这样的不公?李世民的这番愤怒,最终表现在他对宰相裴寂的斥责上——裴寂平庸无能,却因家族背景被擢升为宰相,令李世民深感不满,这也加剧了李世民与李渊及李建成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的手下,诸如尉迟恭、程咬金、张公谨等人,纷纷敦促李世民采取行动,早日动手解决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最初有所犹豫,甚至想通过占卜来求得天意,然而,张公谨的一句话令李世民当即醒悟:“若占卜结果不好,你难道就不动手了吗?”最终,李世民不得不作出决定,准备发动玄武门之变。

二、问李靖、李绩态度

尽管如此,玄武门之变的实施仍然面临着一项巨大的难题,这个问题体现在《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变故发生前,李世民的腹心人物,只有长孙无忌还在长安,而其他如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则持续不断地劝说李世民“干脆动手,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然而,李世民始终犹豫不决,于是他开始向李靖和李绩求助。由于两人都驻守在外地,李世民不得不等了许久,才收到了两人的回复。而这两位老将的态度却非常含糊,他们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或反对,简直就像是“默许”的态度。从此,李世民对这两位大将格外看重,并最终决定发动变革。

然而,这段历史记载中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李靖和李绩的态度到底是支持、反对,还是中立?在《旧唐书》中,曾明确记录,“李靖等请申犬马之力”,意味着李靖是支持李世民的。而《资治通鉴》所载的“辞”,可能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表示他们并未直接干涉,实际上是在间接支持李世民。此时,两位将军虽然不在长安,但若他们有异议,完全可以上奏李渊,然而事实却是,李渊从头到尾没有接到任何消息。

第二,既然李世民如此重要的决策竟然依赖外部将领的态度,他怎么能不担心消息泄露呢?现有史料对此并没有明确解释。有一种推测是,李世民并非亲自去联系李靖和李绩,而是通过密使传递消息。毕竟,如果他亲自前往,太过显眼,反而容易暴露计划。但无论如何,李世民的举动无疑充满了风险,这也使得玄武门之变显得愈发扑朔迷离。

三、两点原因

笔者认为,李世民冒险等到李靖和李绩的态度,背后有两点重要原因。首先,外部援助问题。李元吉已通过北伐突厥,悄悄夺走了李世民的兵权,并将李世民的亲信,如尉迟恭、秦琼等人,拉拢至自己阵营。如果李世民无法获得外部的支持,他即便成功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也可能面临孤立无援的局面。例如,若李建成能借助突厥的力量反击,李世民的局势将极其危险。因此,李世民在动手之前,必须确保自己能得到李靖和李绩这样的外部支持,确保外援不会干扰他的计划。

其次,李靖和李绩在玄武门之变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除了为李世民提供外部支持,这两位大将还肩负着防范外敌的重任。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突厥便大举来袭,李世民必须与突厥人谈判,最终达成了渭水之盟。而这一切都与李靖和李绩的防线有关,李靖一直驻守在灵州,保护着西部边疆,防止突厥趁乱入侵。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李世民的政权可能早就被外部势力所颠覆。因此,李世民为何要等到李靖和李绩表态后才敢动手,实际上是基于深远的战略考虑。

这两点共同作用,构成了李世民最终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关键因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曹魏五子良将... 建安二十四年的秋雨,比任何时候都冷。樊城的城墙在洪水里泡得发胀,于禁站在堤岸高处,看着七军的营帐像漂...
原创 当... 在中国古代史中,有不少因行刺而丧命或差点丧命的政治人物。东汉末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狩猎时被许贡门下的...
原创 临...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每当我读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时,内心总会被深深震撼。随之而来的是一...
原创 沉... 从北京新文化街往北穿过闹市口中街,步入文华胡同深处,灰墙黛瓦、飞檐翘角间,北京李大钊故居静静矗立。院...
原创 慈... 1908年11月15日,年已75岁的慈禧太皇太后(人们尊称她为“老佛爷”)去世,享年高寿。对于皇宫内...
历史的见证与传承:康熙通宝背临... 在天津市津南区,宋先生家族世代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康熙通宝背临满汉双文罗汉钱。这枚钱币历经岁月流转,...
原创 清... 提到清朝的皇帝,大家可能会联想到那些被清宫剧塑造出来的形象,尤其是乾隆之后,清朝的局势逐渐走向混乱,...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 为什么太平军能够在...
壬午本比毛批本多了三个重要细节... 据专家考证,嘉靖壬午本才是《三国演义》的最初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毛批本”,也就是毛纶、毛宗岗...
原创 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出身贫寒,曾经做过和尚、乞讨,后来投身农民起义,经...
中国草根城市逆袭,从200人小... 石家庄如何在百年间逆袭腾飞,成就中国城市史上最励志传奇! 从小村庄到省会的逆袭:石家庄的"开挂"人生...
原创 为... 很多人都对广西兵给予高度评价,甚至有人称广西兵是最能打的部队。这不仅仅是广西人自夸,而是全国人民共同...
原创 巅... 原创 瀛洲海客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孙吴政权的创建者——孙坚,是一位勇...
原创 为...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清朝的命运,也让他一度被视为“拯救”清朝的希望。...
原创 霍... 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即将打响之际,霍去病在准备出征的路上,经过了河东郡的平阳县。这...
原创 蒙... 公元1259年八月,蒙古帝国的第四任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钓鱼城时,被南宋四川钓鱼城守军抛射的碎石击...
新四军模范政工萧国生 萧国生像。镇江市史志办供图 他是新四军作战中牺牲的首位团职干部,将青春永远定格在烽火中。 “……萧国...
原创 张... 事实上,关于“张郃为何能够与张飞大战五十回合而不败,却在面对赵云和马超时仅能坚持二三十回合”的问题,...
“赣地宝藏——新时代江西文物成... 2025年7月23日,江西省博物馆总分馆制巡展系列之“赣地宝藏——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首站在萍乡博...
原创 中... 对于中国的朝鲜族和朝鲜国家的人是一回事吗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一回事的。 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