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要同时安排胤祉、弘时、弘昼去抄没胤禩家产?
迪丽瓦拉
2025-09-24 01:32:52
0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带领的“八爷党”成员,联合关外四位“铁帽子王”和书房大臣隆科多,精心策划并发动了一场“逼宫事件”。这场阴谋一度使局势倾向他们,甚至让雍正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然而,十三阿哥胤祥拖着病体,艰难地重新夺回了丰台大营的兵权,并率兵进宫勤王,宣告了这场逼宫行动的失败,也预示着胤禩一干人等即将迎来悲惨的结局。

没过多久,雍正便下令查抄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家产。不过,这次行动并非由雍正亲自带队,而是安排了自己的兄长三阿哥胤祉和两个儿子弘时、弘昼共同前往。雍正此举并非出于对他们的信任,反倒是带着深深的怀疑,想通过这次行动试探他们的立场与忠诚。

胤祉、弘时、弘昼三人无一例外,都引发了雍正的疑虑。事实上,三阿哥胤祉并未直接参与“逼宫事件”,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自雍正登基以来,胤祉显得淡泊名利,不愿参与朝政,几乎不发表意见,也少在人前露面,除了曾为李绂求情外,几乎没有其他作为。其二,胤祉虽享有“御前免跪”的恩宠,但手中无权无兵,即使八阿哥胤禩想拉拢他,也难以在这场事件中获得实质助力,反而多了一个“分享胜利果实”的人。

但雍正心中却有着另一番揣测。通过这场逼宫风波,他看透了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祚等人的野心,感受到张廷玉、王文昭、马齐、图里琛等人的忠诚,同时也察觉隆科多、四位“铁帽子王”及其他朝臣在关键时刻的摇摆不定、见风使舵。面对如此复杂局势,雍正既焦虑又警惕,对朝政的未来充满忧虑。

因此,他迫切想知道在整个逼宫事件中保持沉默的三阿哥胤祉,到底是完全中立,还是暗中与胤禩等人有勾结。雍正对胤祉的真实态度充满好奇,渴望揭开谜底。

至于弘时和弘昼,雍正对他们感到极度失望。他安排两人前往丰台大营,一方面是为了稳住四位“铁帽子王”的部众,彰显皇恩浩荡,另一方面希望他们能监视胤禩一伙,防范意外发生,避免更大损失。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位儿子竟将丰台大营兵权交给了他人,直接导致了局势的恶化,令雍正痛心疾首。

更令雍正心惊的是,他开始对两个儿子也产生怀疑。对于弘时,之前零星的线索以及十三阿哥胤祥临终遗言,都指向他,雍正不得不提高警惕。而对弘昼,虽然不完全相信他会背叛自己,但出于“防患未然”的考虑,依然决定对他进行试探,以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雍正下令三阿哥胤祉及两个儿子弘时、弘昼一同前往查抄胤禩的家产,同时也是对他们的忠诚进行暗中试探。

胤祉和弘昼均成功保全了自己。当胤祉和弘时带着旨意准备召唤弘昼一同前往时,弘昼却突然开始上演“活出丧”的闹剧,断然拒绝同行,执意完成自己预设的“葬礼”。这一荒诞举动,反而让雍正放下了对他的疑虑。

首先,弘昼此前与弘时一同办差,结果被弘时“坑惨”,他深知无法胜过哥哥,因而刻意拒绝与弘时同往,避免再次受骗。其次,弘昼如此不顾形象地自嘲,正是向雍正表达自己对皇位和权力毫无兴趣的态度,希望打消皇上的顾虑。最后,拒绝参与查抄也是弘昼表明清白、远离胤禩集团的方式。可以说,正是这场“活出丧”的表演,使弘昼赢得了雍正的信任。

三阿哥胤祉的表现同样赢得了雍正的认可。接到旨意后,他毫不犹豫地准备出发,表现得坦荡无惧,显示他对这次任务无任何畏惧。面对弘昼的“活出丧”,他不仅支持雍正的决定,还劝说弘昼随行,公开表示对皇上的忠诚。更重要的是,胤祉抵达胤禩府邸后,拒绝亲自进入查抄,意在表明自己坦荡无私,任凭如何查抄都与自己无关。这一切都向雍正证明了胤祉的清白。

因此,胤祉与弘昼都以自己的方式识破了皇帝背后的“杀气”,巧妙自保,成功保全自身安全,体现了明哲保身的智慧。

相比之下,弘时的行为却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也为其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雍正安排三人共同查抄,本意是给他们设置一个“二难局”。若态度宽容,显得同情胤禩,可能被视为与政敌有染;若态度严苛,表现过度用力,也暴露心虚。最理想的态度是低调旁观,监督查抄过程,避免牵涉其中。

然而,弘时的举动却恰恰相反。他不但亲自指挥查抄,甚至未请示皇帝,私自处理胤禩家眷和府内人员;面对胤禩时更是毕恭毕敬,单独会面,安排家人相见。这一切都被图里琛如实禀报给了雍正。

由此,雍正坚定认为弘时已经背叛自己,与胤禩勾结,且难辞参与逼宫阴谋。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雍正看清了弘时的野心,最终命令图里琛与李卫严密保护弘历,挫败了弘时的暗杀计划。

相较于三阿哥胤祉和弘昼的深谋远虑,弘时的急功近利使他陷入雍正设计的陷阱,最终导致其命运凄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曹魏五子良将... 建安二十四年的秋雨,比任何时候都冷。樊城的城墙在洪水里泡得发胀,于禁站在堤岸高处,看着七军的营帐像漂...
原创 当... 在中国古代史中,有不少因行刺而丧命或差点丧命的政治人物。东汉末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狩猎时被许贡门下的...
原创 临...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每当我读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时,内心总会被深深震撼。随之而来的是一...
原创 沉... 从北京新文化街往北穿过闹市口中街,步入文华胡同深处,灰墙黛瓦、飞檐翘角间,北京李大钊故居静静矗立。院...
原创 慈... 1908年11月15日,年已75岁的慈禧太皇太后(人们尊称她为“老佛爷”)去世,享年高寿。对于皇宫内...
历史的见证与传承:康熙通宝背临... 在天津市津南区,宋先生家族世代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康熙通宝背临满汉双文罗汉钱。这枚钱币历经岁月流转,...
原创 清... 提到清朝的皇帝,大家可能会联想到那些被清宫剧塑造出来的形象,尤其是乾隆之后,清朝的局势逐渐走向混乱,...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 为什么太平军能够在...
壬午本比毛批本多了三个重要细节... 据专家考证,嘉靖壬午本才是《三国演义》的最初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毛批本”,也就是毛纶、毛宗岗...
原创 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出身贫寒,曾经做过和尚、乞讨,后来投身农民起义,经...
中国草根城市逆袭,从200人小... 石家庄如何在百年间逆袭腾飞,成就中国城市史上最励志传奇! 从小村庄到省会的逆袭:石家庄的"开挂"人生...
原创 为... 很多人都对广西兵给予高度评价,甚至有人称广西兵是最能打的部队。这不仅仅是广西人自夸,而是全国人民共同...
原创 巅... 原创 瀛洲海客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孙吴政权的创建者——孙坚,是一位勇...
原创 为...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清朝的命运,也让他一度被视为“拯救”清朝的希望。...
原创 霍... 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即将打响之际,霍去病在准备出征的路上,经过了河东郡的平阳县。这...
原创 蒙... 公元1259年八月,蒙古帝国的第四任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钓鱼城时,被南宋四川钓鱼城守军抛射的碎石击...
新四军模范政工萧国生 萧国生像。镇江市史志办供图 他是新四军作战中牺牲的首位团职干部,将青春永远定格在烽火中。 “……萧国...
原创 张... 事实上,关于“张郃为何能够与张飞大战五十回合而不败,却在面对赵云和马超时仅能坚持二三十回合”的问题,...
“赣地宝藏——新时代江西文物成... 2025年7月23日,江西省博物馆总分馆制巡展系列之“赣地宝藏——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首站在萍乡博...
原创 中... 对于中国的朝鲜族和朝鲜国家的人是一回事吗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一回事的。 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