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虎大将按武功排座次:头把交椅必然归关羽,第二把交椅该谁坐?
迪丽瓦拉
2025-09-24 22:32:00
0

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刘备集团称作“蜀”,这实际上源自曹魏与司马氏所使用的蔑称。对于刘备及其辅佐的丞相诸葛亮而言,他们应该是“大汉皇帝”和“大汉丞相”。刘备的庙号是“汉烈祖”,谥号则是“汉昭烈皇帝”,而“蜀”这一称呼本不应与他们相关。在这一点上,历史学者或许应该反思“蜀”这一词的使用是否合适,特别是将刘备的政权看作正统的背景下。

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以《三国志》为蓝本,沿用了陈寿的这一做法,导致了对“蜀”字的进一步传播和固化。与此同时,罗贯中的叙述也为后人带来了一些矛盾。举个例子,他最初将刘璋的部将如冷苞、张任、刘晙、马汉等人称为“蜀将”,而在描述刘备征伐吴国时,又把吴班、冯习、张南、傅彤等称为“蜀将”,甚至连杜甫在诗中也提到“蜀相祠堂何处寻”。这类表述无疑强化了“蜀”这一地理、文化符号,但在历史的准确性上却显得模糊不清。

如果我们把三国的正统归属于刘备,那么他的朝廷应该被称为“季汉”,五虎大将应被称为“季汉五虎大将”。然而,关于季汉是否真的存在五虎大将的问题,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季汉没有“五虎”,但却接受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江表十二虎臣”,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显然值得反思。季汉的五虎并非罗贯中的首创,陈寿在《三国志》中便有类似的记载。他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人归为一传,而把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五人归为另一传,此外,还将程普、丁奉等人也列为一类,这也为五虎大将、五子良将、江表十二虎臣等概念奠定了基础。

不少人质疑季汉是否有五虎大将,背后的动机或许是想将赵云从五虎大将的行列中剔除。这些人声称赵云并未担任过“四方将军”,但他们忽视了赵云在“大汉”时期的“中护军”职务,这一职位虽未列为四方将军,但其职责却是管理全军的赏罚、升降等事务,实则掌握了极大的权力。实际上,赵云即便未被封为“四方将军”,他的地位与影响力也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位大将。

另外,有人认为赵云其实是一名文官,而非武将,然而这种观点明显缺乏历史依据。事实上,在宋朝之前,文官与武将并无严格区分,许多历史人物都曾兼任文官与武官职务。例如,诸葛亮既曾担任军师中郎将,又曾自降职位为右将军;东吴的张昭和鲁肃,也分别担任过多个军事职位。而赵云本身,也曾担任过“牙门将军”、“荆州留营司马”、“翊军将军”、“中护军”等职务,可以说,他的武将身份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无可置疑。

在三国的职务体系中,赵云的地位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名将。尽管有人试图用魏延与赵云的对比来质疑赵云的地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赵云是刘备时期首任牙门将军,而魏延则是第二任。建兴元年,赵云被封为永昌亭侯,而魏延则是都亭侯。赵云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独立指挥一军,而魏延却连先锋官的职务都没有获得。这些历史事实表明,赵云在三国时期的地位远高于魏延,且他的军功和声誉也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赵云的“唯一败绩”,也并非完全归咎于其个人能力的不足。诸葛亮曾利用“田忌赛马”的策略,亲率大军迎击张郃的主力,而赵云则负责牵制曹真主力。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马谡兵败街亭,赵云却成功带领疑兵撤退,未损失军需物资。这一战术的成功表明,赵云的军事智慧和指挥能力并未因这次战斗而受到影响,反而进一步证明了他作为一名出色军事领导的能力。

回到五虎大将的排位问题,《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五虎大将的排列有所不同。在《三国演义》里,关羽的地位显然是无可撼动的,除了吕布外,几乎没有任何敌人能与他抗衡。关羽之所以成为五虎大将之首,正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不仅斩杀了颜良、文丑,还在土山成功击退了许褚、徐晃的联手进攻。而即便到了晚年,关羽依旧能凭借经验与智慧,战斗力依然强劲,虽然没有年轻时那么轻松,但在许多困难的战场情况下,依然能够以不屈的姿态为刘备立下赫赫战功。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关羽虽然在“年近六旬”时,身心状态有所下降,但他依然被认为是五虎大将中的第一人。相对而言,张飞、马超、赵云等人虽然战斗力强大,但在与关羽的较量中,显得略有差距。在排座次时,关羽无疑居于首位。至于其他四将的排名,则更为复杂。如果仅以张郃为参照物,那么马超的武功可能位列第二,赵云和黄忠的地位则略显逊色。张飞虽然曾击败过张郃,但与其他几位大将相比,也只能勉强排在第三或第四的位置。

总结而言,五虎大将的排名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武功,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作用。无论如何,关羽无疑是五虎大将中的“老大”,其他四人的排名,虽然有争议,但每个人的贡献和历史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荆... 公元前227年,秦国都城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约15里处)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
原创 司... 本文为正聊三国“浅阅晋史”系列第九篇。 本文的重点在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的具体表现。 在正始元年...
原创 杨... 北周灭北齐,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方实现了统一,隋朝完成了内部整合。接下来,隋朝的目标便是南方的陈朝。...
原创 “... 在古代历史中,提到五虎将,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也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位...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
原创 襄... 襄樊之战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牌一样。 这一战失...
原创 得... 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大将潘璋所杀,享年五十八岁。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而蜀汉...
原创 刘... 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为他报仇,最后被一个年轻人烧得痛快,这件事不仅影响了...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方寸铜元里的共和印记在中国近代钱币史上,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种。这...
原创 成...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一直是备受争议和热议的焦点人物。他不仅被誉为蒙古帝国的奠基者...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到太监,有时甚至搞得宫里鸡犬不...
原创 小... 8月15日,这一天对于亚洲许多国家来说,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70多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
原创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原创 原...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家喻户晓。但成吉思汗同时...
原创 隋... 隋唐交替的历史充满了动荡与冲突,其中有三个人物不容忽视:杨玄感、李密和李渊。他们都出身于贵族家庭,正...
原创 三... 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许多人开始了各自的奋斗历程,希望能够在这乱世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
原创 明... 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有特定的安葬地点,以供后人祭奠和纪念。明朝的皇帝们大多数都被安葬在闻...
原创 钟... 钟会是否是大魏的忠臣,这个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虽然历史上有不同的解读,但关于他是否有谋反的行为,至今...
原创 袁... 公元199年,东汉末期的中国,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战火不断,四分五裂的局势使得国家的生存岌岌可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