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打仗的奇怪之处:明知前排必死,士兵却还抢着到第一排去?
迪丽瓦拉
2025-09-24 23:07:54
0

自从春秋时期,一位名叫孙武的军事家彻底革新了战争的模式,中国古代战争的面貌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敌军,双方将士不再安分守己地按部就班地摆开阵型,等待决战的时刻。无论手段多么极端,只要能够赢得胜利,双方都会竭尽全力,毫不留情。

然而,当大规模军团在旷野展开激烈厮杀时,最终胜负往往还是取决于双方的实际战斗力,特别是自家将士能否成功冲击并扰乱敌军阵型。如果能够破坏敌方的布阵,胜算自然会大大提升。为此,双方的指挥官通常会将最勇猛、最顽强的战士安置在前线最前排。

但从古代战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明知前排士兵多半难逃一死,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士兵争先恐后地抢着站在最前面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为了出人头地,二是因为在战场上根本没有退路。就算是躲到最后一排,真的就能完全躲避战争的危险吗?

首先,谈及出人头地,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西方战争,也同样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人的心态。士兵们若想在军中脱颖而出,必须赢得将领和上级的注意。

在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斗中,除非特别负责保护将军,否则只有通过拼尽全力杀敌才能引起将领的重视。更关键的是,士兵必须让自己的将军看到自己冲锋陷阵的勇猛表现。假如将军冲锋在前,士兵却躲在后面“捡漏”,不论战绩多么辉煌,都不会获得将军的认可。

毕竟,古代将领绝不会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只会明哲保身、不敢冲锋的士兵。如果发现有士兵故意藏在后面,将领们不仅会失望,还可能对其严厉惩罚,以儆效尤。因此,那些冲锋在最前排、奋勇杀敌的士兵,往往会被将军深深铭记。战斗结束后,若他们能侥幸存活下来,升迁和奖赏几乎是板上钉钉。

古代士兵一上战场,就深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铁律。倘若畏缩不前,敌人的刀刃绝不会手下留情。此外,中国古代历来讲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商鞅曾用“立木为信”的办法推广自己的政策,初时无人相信,但当赏金加重后,便有人愿意冒险尝试。

同理,战场上的奖励不断提高,也自然激励着有人甘愿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能活下来,未来便充满希望。

其次,谈到无路可退,在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所有士兵都将与敌人近身厮杀,没有人能幸免于难。当前排士兵倒下时,后排士兵必须不断顶上去,考验的是整个军团的凝聚力和勇气。

没有前赴后继的勇气,军团败北只是迟早的事。处于退无可退的境地,士兵们往往会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此时选择也很简单:既然无法避免牺牲,不如主动冲锋上去。即使战死沙场,也相信自己的势力会照顾家属。

古人并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深谙“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对集体和大局有更强的认识。

当然,作为军团的中坚力量,前排士兵所配备的武器装备往往是最优质的:最锋利的长矛,最坚固的盾牌,都是为了确保他们冲锋时不被轻易阻挡。这样的配置让冲锋的士兵还有一定的生存机会。

然而,一旦选择后退,不仅敌军不会放过这个破绽,己方后续的士兵为了保全大局,也会毫不犹豫地击杀那些试图后撤的同袍,避免影响整体战斗的秩序和士气。

尤其是在攻城战中,若被派为第一批攻城部队,士兵们就只有冲锋,没有退路。除非将军下令撤退,否则他们只能一直冲杀到底。

这虽然残酷,却是战场上的现实法则。贪生怕死,在敌军的猛烈火力下后撤,极可能导致整个战线崩溃,而驻守后方的士兵则不会宽恕这种破坏战局的行为。

与其死在同袍的刀下,不如奋勇拼杀,为自己争得一份功名和荣耀。

在大多数人看来,冲锋在前似乎缺乏理智,但在残酷的古代战争环境中,没有太多投机取巧的空间。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判,永远难以体会那种身临其境的紧迫感。

当数万人在身边厮杀,谁又能冷眼旁观?与其苟且偷生,不如勇敢作战,拼尽全力争取胜利。赢了,就有机会活下来;输了,再多的抱怨和空谈也毫无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
原创 襄... 襄樊之战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牌一样。 这一战失...
原创 得... 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大将潘璋所杀,享年五十八岁。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而蜀汉...
原创 刘... 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为他报仇,最后被一个年轻人烧得痛快,这件事不仅影响了...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方寸铜元里的共和印记在中国近代钱币史上,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种。这...
原创 成...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一直是备受争议和热议的焦点人物。他不仅被誉为蒙古帝国的奠基者...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到太监,有时甚至搞得宫里鸡犬不...
原创 小... 8月15日,这一天对于亚洲许多国家来说,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70多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
原创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原创 原...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家喻户晓。但成吉思汗同时...
原创 隋... 隋唐交替的历史充满了动荡与冲突,其中有三个人物不容忽视:杨玄感、李密和李渊。他们都出身于贵族家庭,正...
原创 三... 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许多人开始了各自的奋斗历程,希望能够在这乱世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
原创 明... 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有特定的安葬地点,以供后人祭奠和纪念。明朝的皇帝们大多数都被安葬在闻...
原创 钟... 钟会是否是大魏的忠臣,这个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虽然历史上有不同的解读,但关于他是否有谋反的行为,至今...
原创 袁... 公元199年,东汉末期的中国,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战火不断,四分五裂的局势使得国家的生存岌岌可危。就...
原创 盘... 俗话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句谚语深刻地提醒我们,即使在某些事情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最后的...
原创 太... 1864年6月,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已经在湘军的围困下度过了整整两年。随着城内粮草几乎耗尽,局...
原创 吕... 俗话说:“临终遗言,往往是心底的真话”。吕布临终时所说的六个字,如果当时有人重视,或许三国的历史会发...
原创 《... 蜀汉除了著名的五虎将之外,还有许多实力不容小觑的武将,比如关平、魏延、李严、姜维、傅佥、关兴、张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