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名将的武功问题
提起《三国演义》中的名将武功问题,往往会让人感到有些忐忑。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三国时代的名将背后,几乎都有一大群坚定的支持者和粉丝。在这个庞大的讨论体系中,任何对武功排名的轻微偏差都可能引起激烈的争论。
我一开始说:赵云无敌,从未败北!几乎立刻就有人扔来一块砖头,狠狠地砸在我面前,砖头上浮现出两个字:“云吹!”于是我改口:“吕布才是三国武功的魁首,看看吧:‘一吕二赵三典韦’……”话音未落,又有人急忙过来,拧住我的耳朵,低声说:“少看《演义》,多读《正史》!吕布在《正史》里,唯一打赢的对手是郭汜,这点你怎么看?他怎么能与关羽斩颜良相提并论?”于是我又悄悄低头,练就了“金钟罩”,不管如何被扔砖或拧耳朵,都当作是探讨,大家讨论的出发点,正是对三国的热爱。
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名将究竟谁的武功最强呢?作为一个严谨的评论者,我只能说:“天知道……”大家不要着急瞪眼,听我说完理由。在《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名,诸如“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些排序虽然经常被提及,但它们并非铁板一块,而仅仅是一个参考。在这份排名中,吕布虽被称为三国的最强者,经历过“三英战吕布”和“曹营六将围攻吕布”等壮丽的战斗场面,但他却在面对排名第六的张飞时明显露出了惧色。
尽管张飞令吕布心生畏惧,但在与张郃的五十回合战斗中,张飞也未能轻松取胜。更有趣的是,张郃曾在短短二十多回合内败给了马超,而马超又与许褚打得难分难解,最后双方并无胜负之分。许褚也曾被张飞刺下马来……那么,谁才是三国武功最强的将领呢?
此外,关羽也不得不提。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武功几乎成为无敌的代名词。然而,尽管他曾有过令人震撼的表现,却还是被戏称为“吕布死后,关羽看谁都像插标卖首”。甚至有调侃者认为,年轻时的黄忠才是三国第一武将。这些争议使得我只能感叹:“天知道。”
但若把目光从《三国演义》转向《三国正史》,我们便能从中清楚地看到正史中排名前几位的武功最强者。那么,正史中的武功最高者究竟是谁呢?
二、正史中,武功最高的都有谁?
在《三国正史》中的武功排名上,若非论谁最强,排第二的当属文鸯。文鸯曾夜闯司马师的大营,直让司马师震惊,差点吓得失去理智。之后,他又独自面对司马师的八千追兵,战绩赫赫。文鸯在数千骑兵中单骑杀敌,每次出击都能伤敌百余人,这样的英勇表现,让追兵都无法接近他。这一战迹象表明,文鸯的武功实属惊艳,因此他在正史中位列第二。至于赵云,他在《三国演义》中的七进七出长坂坡,正是从文鸯的事迹中汲取的灵感。
那么,在正史中武功最强的将领究竟是谁?并不是其他人,正是关羽!在白马坡,关羽单骑突阵,斩颜良的壮举,不仅让人叹为观止,也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传奇。这一战堪称前无古人,并且让后人纷纷模仿,却始终无法超越。然而,关羽因这次英雄事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为斩颜良而死,最终在襄樊之战中惨遭敌手报复,失去了多次战斗的机会。
那么,在关羽之后,谁又能与他比肩呢?第三名则是庞德。在襄樊之战中,庞德骑着白马,挺身而出,直冲关羽,他一箭命中关羽额头。此战后,关羽的部队对于白马的骑兵产生了恐惧,庞德因此被称为“白马将军”。他的战斗力和勇猛,无疑令后人叹服。
当然,张辽的表现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亲率八百骑兵,持戟破敌,为孙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此外,他在白狼山斩杀乌桓首领蹋顿的壮举,更是让他成为江东的一大噩梦。虽然我在提及张辽时感到犹豫,但不可否认,他在正史中的表现确实足以排进前三。
三、关羽最奇怪的单挑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单挑几乎都遵循了三种套路。首先,关羽常常用精神折磨对方,尤其是在斩颜良、诛文丑之后,他总是喜欢问敌人一句:“汝比颜良文丑若何?”这话一出,胆小的敌人可能会直接被吓倒,脾气暴躁的则会被激怒。总之,这句话往往能在战斗前令对手乱了阵脚,从而为关羽赢得先机。
其次,关羽的“三刀见生死”战法也非常著名。只要能够挺过他前三刀的猛攻,基本上就能安然无恙。夏侯惇、庞德和黄忠等人都曾经历过这三刀,而最终幸存下来。只要不逃命,便能保命。
然而,关羽最奇怪的一战发生在与纪灵的单挑中。当时,关羽与纪灵经过三十回合的对决,居然未分胜负。纪灵按下暂停键后,关羽乖乖退回阵中,静待对方。不过,纪灵随后命人挑战关羽,结果被关羽一刀斩杀。这场战斗,表面上看似并无胜负,实际上却隐藏着刘备与袁术之间的默契。为了避免卷入长时间的对抗,关羽只得与纪灵“打平”,这一幕的背后,可能还有更多未曾言明的原因。
这场战斗的背后,正是三国政治博弈的缩影。刘备不愿直接击败纪灵,是为了不让袁术急于反扑,从而影响自己的战略布局。可即便如此,关羽与纪灵的这场“平局”依然成了《三国演义》中最为耐人寻味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