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朝政、外戚,东汉皇帝为何在南北两宫之间频繁“迁移”?
迪丽瓦拉
2024-11-15 10:43:28
0

原标题:安全、朝政、外戚,东汉皇帝为何在南北两宫之间频繁“迁移”?

在古代时期,皇帝所住的宫殿一般都是富丽堂皇,格局严谨的。皇帝所住的宫殿更能突现出王权的尊严。所以皇帝的宫殿一般都很华丽、气派。当然不同朝代的宫殿在格局构造上,也有着不同时代的神秘色彩。

就比如汉朝所建立的南、北二宫,两宫对峙,在建筑格局上不仅体现了对称美,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之所以建立两宫,那便是应皇帝之需,让皇帝方便在宫殿中处理事情。下面让我们来探究东汉皇帝为何会在南北两宫之间频繁移居?

(一)皇帝借移居南北宫殿来诛杀擅权外戚

1、和帝移居北宫诛杀外戚窦氏

和帝即位时,才刚10岁,可因为岁数太小,还不能处理朝政。所以宫中的大小朝政都是由窦太后处理。而窦太后并非忠诚于皇帝,而是想找机会谋害皇帝,好让窦家夺取天下。

而年幼的皇帝早就知道了窦家想要篡权夺政,所以一直也在找机会来拔掉窦家这根刺。皇帝为了诛灭窦家,想出了移居北宫的主意。所以在和帝移居北宫后,窦家人也被皇帝一一派人诛杀。最后皇帝铲除了窦家。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皇帝当时要移居北宫,目的就是要摆脱外戚窦家的监视。

因为在当时皇帝的南宫几乎旁边都住着窦家的人,所以皇帝一直被监视着,倘若皇帝这时要杀窦家,窦家一定会做出防备,到那时候,皇帝很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这一点,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

我个人则认为皇帝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移居北宫。一是皇帝完美的摆脱了窦家人的监视,二是最为重要的,那便是皇帝移居北宫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皇帝在南宫就寝睡觉,而旁边却是个个想要杀害皇帝的人,那皇帝能否在南宫居住?所以皇帝移居北宫的计划非常完美,既保护了自己,也铲除了内患。

2、顺帝移居南宫覆灭外戚闫氏

和帝铲除窦家之后,并没有移居回到南宫,而是一直在北宫居住。而和帝死后,外戚闫氏的权力日益逐渐扩大,皇室更是受到了他们的步步威胁。等闫氏执掌大权以后,直接废除了太子刘保,并将他囚禁了起来。闫氏更是想致刘保与死地。

而在这时候,朝中的大臣们商量着立刘保为皇帝,刘保特别聪明,在逃出后,立刻下令召集虎贲甲士到北宫各门诛杀完闫氏,就这样闫氏被所诛杀。而顺帝清除完闫氏以后,认为在北宫仍然有闫氏的同党,所以为了安全起见,顺帝又搬回到了南宫。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两位皇帝都是因为外戚的影响而移宫,但我个人觉得两位皇帝应感谢能有南北两宫这样的宫殿,这样独特的建筑构式,正是有了南北两宫,两位皇帝才保护了自己,保护了自己的权力。倘若只有一个宫殿,那恐怕两位皇帝会每日受到威胁,而且性命也会不保。

(二)光武帝为什么要定居南宫?

1、定居南宫可能延续了历代皇帝住所于南的规律

对于光武帝为什么要定居南宫,还没有相应的史料去记载。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文献当中来进行推测。据《周礼.匠人》记载,都城一般都是按照“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形式构建的,所以说历代皇帝的宫殿一般都是要建立在国都的南部的,而光武帝刘秀可能也不想打破这个传统方式,所以选择了定居南宫。

而且南宫在历代皇帝中,经常被称为正宫,据《玉海》所描述,说南宫便是宫殿的正门也,是宫中的前殿。

而《后汉书》也记载着,汉朝的许多皇帝都病逝于南宫的前殿,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南宫向来是国都的中心,历代皇帝都居住在南宫,有些住所在南的规律,所以这也可能是光武帝刘秀定居在南宫的原因。

2、南宫的建筑规模可能超过了北宫

再有一方面,便是南宫的建筑规模是远大于北宫的规模的。有很多学者从汉朝建立的宫殿开始探究,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南宫的建筑规模是大于北宫的。因为南宫在汉朝一直以后,都被作为皇帝的正宫。

而我觉得皇帝选择南宫,看重南宫的规模大,跟军士保护皇帝有关。因为南宫的宫殿是要比北方的宫殿大的,所以南宫殿能容下许多军士驻扎,这便可能也是光武帝考虑定居南宫的一个原因。

因为我们可知,皇帝是国家的统治者,所以皇帝的生命也最为重要,所以皇帝身边需要许多勇士去保护他,也必须是昼夜保护。

而在北宫却不能驻扎更多的军士,倘若有外来的敌人闯入或者有刺客行刺,那么北宫的防备力量是相对薄弱的,因此光武帝可能是由于南宫防备力量雄厚而选择定居南宫。

3、光武帝居住南宫方便处理政事

在光武帝统治的时期,许多大臣们都居住在南宫的附近,所以光武帝选择南宫也是方便监视朝廷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当然主要是因为南宫附近都是大臣们的住所,光武帝如果在政事上出现问题,也可及时去处理。

倘若光武帝要定居在北门,那光武帝如果发现问题了,需要紧急时,而大臣们在南门,间隔一定的距离,所以事情可能不会即时被处理。

而光武帝也并不知道大臣们的动向,甚至有奸臣密谋起兵造反,光武帝在北宫也难以收到消息。而如果光武帝在南宫,很容易简单的就能知道大臣们的动向,如果真有居心不轨的人,光武帝也能立刻派兵抓住他。

因此我们可知,光武帝居住在南门,一是更能方便他处理朝中的政事,二是能更让他了解大臣们的动向,以防备意外的事故。

(三)皇权受到极大的威胁,被迫移居

1、何太后与少帝被迫移宫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朝廷各派纷争打的不亦乐乎。其中何氏家族在朝廷中势力最大,但何氏并不忠心于皇帝,更是有着杀死皇帝,占有天下的野心。灵帝在临终前,委托宦官蹇硕定要除掉何氏兄弟,为保皇权威严。

所以之后蹇硕想要发动政变,杀死何氏兄弟。没有想到的是,事情被何氏兄弟听到了,何氏兄弟不仅杀了宦官蹇硕,而且还拥立刘辨为帝。

宫廷斗争愈演愈烈,何氏兄弟与袁绍联手想要清除掉宦官们。而宦官们大部分都居住在南宫,皇帝刘辨当时也在南宫,所以何氏兄弟与袁绍也因为皇帝居住南宫的原因,迟迟不敢动手。但时间久了,两派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

而面对着何氏兄弟与袁绍的威胁,皇帝为保护自己不得不迁入北宫,果然在皇帝迁入北宫后,南宫那边就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皇帝的权力已经受到威胁,何进与袁绍连皇帝的住所都盯的紧紧的,那何况皇帝本人呢。

所以皇帝迁北宫也算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明智之举,因为南宫发生战斗也是早晚的事,何进与袁绍目的就是要清除宦官,用以来削弱皇帝的权力,更是想在趁机逼迫皇帝下位。虽然皇帝迁入北宫暂时逃离了危险,但是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2、董卓进京,杀害百姓,烧毁两宫

何进和袁绍做清除宦官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那便是让董卓进京。董卓残暴不仁,心狠手辣,早就对国都野心勃勃。所以何进之举,便相当于引狼入室。

董卓进京以后,果然立刻凭借军事力量控制了朝廷,之后董卓更是蛮横无理,杀害忠良,并且直接废除了少帝,立陈留王为皇帝。

董卓开始对百姓下杀手,来到洛阳后,董卓更是无恶不作,百姓们和朝廷大臣都恨不得诛杀董卓。董卓更是想出了狂妄的想法,便是逼迫皇帝迁都长安。

朝廷无法摆脱董卓势力的控制,只能乖乖服从,因此我们可知,皇帝再次被迫移居,而皇帝迁都长安后,董卓对洛阳城里大规模的屠杀,让洛阳城成了一片废墟,两宫也被董卓烧为灰烬。而在那之后,皇帝再无皇权,一直被胁迫着,皇帝也在无居住两宫。

结语:

东汉皇帝在南北两宫之间频繁移居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分析皇帝可能是为了清除想要篡权夺政的外戚,也可能是想要遵循南宫为正的规律,还有可能是面对着强大朝廷奸臣势力的威胁,以及还有很多种原因。

据统计,历时165年,此期间共发生过11次皇帝迁居。汉朝在建造时宫殿就设计两宫,体现出了汉朝皇帝独特的想法,建立两宫是为了以后能够灵活方便的使用居住。果然在之后历代皇帝都得到了许多方便,来回移居也应对了很多紧急的事情。两宫的建立也体现出来汉朝建筑鲜明的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后汉书》

《玉海》

《周礼.匠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895年,李鸿章捧着刚签署的《马关条约》,眼中满是泪水,站在慈禧面前。他为国家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尊严...
原创 诸...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之后他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有了诸...
校史上的第一次|第一位来“央音... 1949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是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原创 盘... 众所周知,学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但在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下新低的背景下,学历的作用显得有些无力。...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昭这个字通常出现在那些短命的皇帝的谥号中,尤其是在一些朝代末期的君主身上。例如,汉昭帝...
原创 周...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周公瑾——一位风度翩翩、胸怀...
原创 台... 一场在特殊地点的演讲,引发岛内各方关注。郑丽文选在马场町这一见证过往黑暗历史、承载特殊意义之地发声,...
原创 清...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常胜将军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战绩和声誉几乎无人能及。虽然“常山赵子龙”排...
原创 八... 在东汉末年的三大势力中,曹操麾下的武将力量最为强大。这些武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张辽、张郃、徐晃、...
原创 建... 1950年8月10日,毛主席亲自签署了一份委任状,内容写道: 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令,委任载涛担任中国人...
原创 陶... 提到陶渊明,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典故传了一千多年,把他塑成了不恋官场的清高圣...
原创 临... 在民国历史上,小凤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侠妓,她的生命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果要选出最具传奇性的事件,那...
原创 为...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带领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等国的军队,以及周军,发起了对郑国的讨伐,这场战...
原创 刘...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汉朝,而吕雉则成为了汉朝的皇后。更重要的是,刘邦去世后,吕...
一枚见证晚清变革的银币:北洋造...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的星河中,有一类银币以其独特的双面蟠龙设计和深厚的时代印记,成为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珍...
原创 夏... 在夏朝的颛顼时期,出现了一枚特别的玉印,印上有四个形状像蝌蚪的文字,这让许多专家都感到非常困惑。直到...
原创 红... 1935年,红军长征之路极为艰难,其中有一段经历,至今让人记忆深刻。那时,有一支红军部队误走了方向,...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是结束南北朝混乱局面的皇帝,同时也是统一南北的杰出统治者。如果没有他的努力,南北朝时期的...
原创 民... 不久前,我和大家分享了关于湖南邵东团山禹氏家族后裔、近代名人禹之谟的故事。许多乡亲听后纷纷与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