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年仅23岁的袁世凯走到了人生的关键十字路口。朝鲜发生了剧烈的内乱,清朝政府决定派遣吴长庆统领大军进入朝鲜平乱,袁世凯也随军前往。这一赴朝之行,袁世凯在朝鲜驻扎了整整12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深刻参与了许多复杂的外交事务,时常替吴长庆出面和日本、帝俄等列强打交道,逐渐在朝鲜政界和军界站稳了脚跟。
此外,袁世凯在朝鲜期间也开始了个人生活的变动,他娶了三个姨太太,分别是二姨太李氏、三姨太金氏和四姨太吴氏。三位姨太太中,袁世凯最宠爱的是金氏。金氏不仅容貌出众,而且身怀才艺,能够弹奏七弦琴,而袁世凯每每在明月高悬的夜晚,带着家人或是金氏独自一起到院中的水心亭赏月,陶醉于琴声与皎洁的月光之中。某些夜晚,袁世凯更是带着金氏一起荡舟湖上,度过二人世界,那种宁静与温馨,成为他生活中最美好的片段。 然而,金氏性格复杂,脾气变化无常。在高兴时,她温柔体贴,对家人和和气气;但一旦心情不佳,她的暴躁与冷漠便迅速爆发,甚至常常让人措手不及。有一次,袁世凯与金氏在亭中一边下棋,一边赏月,却因一场小小的口角,金氏突然愤怒,将棋盘和棋子一股脑地扔进了水池。还有一次,金氏和五姨太杨氏在中南海喝酒时因某事发生争执,竟发展成了大打出手,最终还是袁世凯赶到,才得以平息。金氏的暴躁情绪不仅表现在与他人的争斗上,她对待子女和丫鬟也极为严苛,特别是她身上那股“重男轻女”的思想,总是让她在教育女儿和丫鬟时毫不手软,打起人来不留情面。 在袁世凯的三位姨太太中,金氏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位。她的皮肤如雪,长发如瀑,但她的眼神总是冷漠,仿佛有一层无形的隔阂,让人感受到难以接近的距离。即便是袁世凯在与她共同度过时光时,也总是感到金氏似乎缺少一点温暖的回应。即便如此,袁世凯始终对她宠爱有加,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姨太太。 金氏为何能赢得袁世凯如此特别的宠爱?直到她临终前一晚,她才揭开了这一谜团。原来,金氏是朝鲜李王妃的妹妹。最初,袁世凯只打算娶金氏为正妻,但金氏出嫁时不仅带来了两个陪嫁丫鬟——李氏和吴氏,袁世凯觉得她们同样美丽,于是将这两人也接纳为姨太太。为了区分身份,他按年龄将李氏定为二姨太,金氏为三姨太,吴氏为四姨太。而这三位姨太太的生活,也都在大姨太沈氏的管辖之下。 然而,金氏的心中始终无法释怀的是她并未成为正妻,而是与两个丫鬟平起平坐。这种身份上的落差让她始终心情郁结,尤其是在婚后,大姨太沈氏以“教导”为名,对金氏进行残酷的折磨。一次,沈氏把金氏绑在桌腿上毒打,金氏的左腿因重创而内伤严重,直到去世前,那只脚都无法伸直。金氏的痛苦不仅来自身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打击也极为沉重。得知父母因为误解她未成为“正妻”而心痛不已,金氏的母亲在一次精神失常时,误以为女儿正在井中,于是失足跌入井中。得知母亲死讯后,金氏的父亲伤心欲绝,不久后也因病去世。 这一切,直到金氏临终时才得以揭晓,袁世凯对她的特殊宠爱,或许正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愧疚。金氏的女儿袁静雪在回忆录中提到:“也许这是父亲在为金氏的过往伤痛做弥补,带着一丝愧疚与悔恼,试图弥合过去的疏忽与过错。”金氏在袁世凯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她的悲惨命运也成为了袁世凯心中永远的痛。尽管她的性格古怪、脾气暴躁,但她的过往与内心的隐痛却深深影响了袁世凯,也让他在后来的岁月中对金氏始终格外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