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屠杀中,一份由年轻学徒秘密保存的相册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关键证据。这份相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名仅15岁的学徒罗瑾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冲洗并保存了日军暴行的照片,最终成为审判谷寿夫的重要证据。1938年1月,罗瑾在冲洗日军军官送来的胶卷时发现了触目惊心的画面,包括砍头、活埋、奸淫等罪行。他精心挑选了16张照片制作成相册,并在封面画上滴血的心脏和一把刺向心脏的刀,象征着民族耻辱。这本相册经历了多次转移,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得以保存。1946年,它成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证据之一,见证了正义的胜利。罗瑾与同学吴旋为保护这份珍贵的历史见证付出了巨大努力,直至2005年去世。如今,这本相册被珍藏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并于201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提醒世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