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政权时,曹氏宗族为何都袖手旁观
迪丽瓦拉
2025-09-28 06:05:17
0

司马懿,曹魏政权的四朝元老,三代辅佐帝王,原本应该是曹魏最忠诚的臣子。然而,当他年迈之时,竟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动摇了整个国家的根基,并最终由他的两个儿子继位,建立了晋朝。回顾这一历史事件,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这场政变中,曹魏宗族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为什么他们选择袖手旁观?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一、高平陵政变的经过

曹睿去世后,面对朝政的急需安定,曹魏皇权将政务托付给曹爽与司马懿两人,令他们共同辅佐少帝。起初,曹爽十分尊重司马懿,所有的重大决策都需两人商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爽渐渐觉得自己的权力稳固,开始对司马懿产生了排斥,认为这位老臣妨碍了自己的权力巩固。

察觉到形势不妙的司马懿采取了“装病”这一惯用手法。他故意表现得病入膏肓,使曹爽认为他即将不久于人世,从而放松了警惕。公元249年,曹爽与家族成员带着皇帝去高平陵扫墓,而司马懿则趁机召集他暗中培养的三千死士,悄然在洛阳发动政变。司马懿以“郭皇后旨意”之名,命令封锁洛阳城门,占领武器库,并派兵控制了洛水的浮桥,断绝了曹爽兄弟的退路。

与此同时,司马懿向皇帝上表,控告曹爽兄弟的罪行,要求他们交出兵权,并回到家中。面对巨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曹爽兄弟最终屈服,他们交出了兵权,但这并没有换来他们的生还。不久后,司马懿便将他们及其亲信一网打尽,彻底消除了对手的威胁。由此,曹魏朝廷的大权正式落入了司马懿及其家族手中。

二、曹氏宗族为何没有干预:缺乏实力

曹魏灭亡后,司马氏总结曹魏的灭亡原因时指出,宗族的力量不足,权力过于集中于中央,这导致当外部势力夺取政权时,曹氏宗族无法反抗。在曹魏建立初期,曹丕在继承权争夺中,视兄弟为威胁,最终将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对宗族实施了严格控制。正因如此,曹魏的宗族在大权被司马懿夺走时,根本没有能力反击。

这一局面其实源自曹魏初期的制度隐患。曹丕虽然即位,但为了防止兄弟和宗族威胁其权力,他采取了残酷的手段,甚至杀害了部分兄弟,将其他人软禁起来。曹魏在这种家族政治体系下逐渐形成了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曹爽兄弟掌握了绝大部分实权,然而,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抵挡司马懿的三千死士。

从某种程度上看,曹魏的灭亡正是曹丕对宗族的过度防范所导致的。宗族权力的薄弱,使得司马懿能够轻易地夺取政权。即使没有司马懿,曹魏的灭亡也可能在其他权臣手中发生。因此,面对司马懿的政变,曹氏宗族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反抗的资本。

三、曹氏宗族的另一种无力:曹爽的孤立无援

除了缺乏足够的军事力量,曹爽的倒行逆施也是宗族无法干预司马懿行动的原因之一。高平陵政变发生时,有一件事情特别值得注意。司马懿决定进攻时,经过了曹爽的府门。守门将领潘举试图用乱箭阻止司马懿,但偏将孙谦及时出面制止,最终让司马懿得以通过。这一小插曲揭示出,司马懿的政变其实并没有遭遇太多阻力。

曹爽因其种种不当行为,已经丧失了人心。当时,他未能充分评估自己与司马懿的差距,贸然发动了伐蜀之战,却惨遭失败。与此同时,曹爽极力排挤司马懿,任用权臣奸佞之辈,导致朝政腐化。他肆意横行,无视朝廷法度,甚至公开凌驾于皇帝之上,直接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曹爽早已陷入了极度的孤立状态,周围的许多官员对此感到失望,甚至部分官员暗中支持司马懿的政变。

四、司马懿的高明手段:周密谋划与心理战术

司马懿的成功离不开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在发动政变之前,司马懿进行了详细的策划。他早已将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安排在军队中,掌握了重要军权。更为关键的是,司马懿秘密招募了三千死士,建立了强大的私军,为政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司马懿巧妙利用了自己作为辅政大臣的身份。他以“匡扶国政”的名义,使曹魏宗族放下了戒心。大家普遍认为,司马懿是忠诚于曹魏的重臣,而曹爽的失误与腐化却让民心丧尽,司马懿正是曹魏唯一的希望。司马懿甚至得到了郭太后的支持,这进一步加深了宗族对他信任的基础。

在发动政变时,司马懿也尽量避免过度打击曹爽,宣称只想让曹爽兄弟交出兵权,让他们回到家中。这一“宽容”的表态,使得曹爽及宗族误以为他不会对他们进行致命打击,最终他们未作反抗,甚至顺从地交出了兵权。但最终,司马懿还是决定除掉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将他们灭族,彻底掌控了政权。

结语

高平陵政变看似司马懿与曹爽之间的力量对比悬殊,但实际上,曹爽兄弟的失败与宗族的失势息息相关。曹爽的种种失误,使得他与司马懿对抗的基础破裂。曹氏宗族对曹爽的失望,以及内部权力的空虚,最终导致了政变的顺利进行。司马懿的高明手段和精心布局,使得他在短时间内轻易地掌握了曹魏政权的控制权。曹魏的灭亡,正是早期制度隐患和权力结构的必然结果。

这一历史事件也为后来的晋朝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最终,司马懿家族通过吸取前朝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宗族权力的分配,但也因此导致了“八王之乱”的悲剧。这个封建社会的怪圈,似乎永远难以解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邢... 前言: 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着众多英雄武将在战争中彼此较量。而张飞与赵云这两位英雄,常...
仅仅发掘了1%,就让中国文明提... 1958年,甘肃秦安县一个农民锄地,一锄头下去刨出来一个物件,有脚丫子长,一手就能把住。 把物件上土...
原创 清...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传统。至今为止,许多习惯仍然保留着历史的影子。即使...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群英荟萃,魏、蜀、吴三国各自涌现了众多英才,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所谓分分合合,既是大势所趋,...
原创 三... 导语: 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之一,不仅在战争、智谋和政治上有所创新,那个时代诞...
原创 魏... 魏明帝在临终之际,感到内心的不安,他紧急召回正身处遥远辽东的司马懿,亲自将曹芳托付给他。当面对曹芳时...
【崇左非遗人物】第9期:自治区... 【崇左非遗人物】第9期: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东华 陆东华,男,壮族,1965年4月出生,崇左...
原创 三... 乱世之中英雄辈出,猛将频现,这一说法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回顾历史,特别是从秦末楚汉的战争开始,直至...
原创 原... 咸丰年间,清朝面临着内外的双重压力。国内爆发了严重的太平天国运动,外部则有列强的侵扰,国家处于风雨飘...
原创 秦... 秦始皇,这位历史悠久的帝王,在他39岁那年,一举完成了自己心中的统一伟业,建立起了横跨六国的大秦帝国...
原创 诸... 中国历史跨越了五千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重要阶段,其中封建社会占据了漫长的篇...
原创 史... 你们知道吗?历史上有场战争短得离谱,说出来可能都没人信。英国和桑给巴尔打了一架,总共才 38 分钟,...
原创 这... 在中国历史上,多个动荡的时代中,涌现出了一批才智出众的谋略家。他们不仅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国家的安定...
原创 揭... 唐高祖李渊是最早反隋起义的领袖之一,他通过精心的策划和坚定的决心最终建立了大唐王朝。然而,在享受江山...
原创 曾... 在许多人风光无限的时刻,他们常常沉浸在自得其乐的喜悦中,未曾察觉到自己可能正迈向危险的边缘,最终陷入...
原创 原... 楚国的辉煌基业延续了八百年,却在瞬间崩塌,这一切的悲剧源于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使得国力日渐衰竭。相比之下...
天天学习|烽火岁月铸就精神丰碑 天天学习八十年过去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最终以数千万...
原创 明... 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风水大师,他的智慧和才能在历史上备受赞誉。人们常常将他与三国时期的著名谋...
原创 以... 蚂蚁庄园2025年8月17日小课堂今日答题最新题目和正确答案。 以下哪一位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代表人...
原创 此... 我们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呈现一段不同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在我之前提到过晚清名臣李鸿藻(官至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