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政权时,曹氏宗族为何都袖手旁观
迪丽瓦拉
2025-09-28 06:05:17
0

司马懿,曹魏政权的四朝元老,三代辅佐帝王,原本应该是曹魏最忠诚的臣子。然而,当他年迈之时,竟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动摇了整个国家的根基,并最终由他的两个儿子继位,建立了晋朝。回顾这一历史事件,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这场政变中,曹魏宗族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为什么他们选择袖手旁观?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一、高平陵政变的经过

曹睿去世后,面对朝政的急需安定,曹魏皇权将政务托付给曹爽与司马懿两人,令他们共同辅佐少帝。起初,曹爽十分尊重司马懿,所有的重大决策都需两人商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爽渐渐觉得自己的权力稳固,开始对司马懿产生了排斥,认为这位老臣妨碍了自己的权力巩固。

察觉到形势不妙的司马懿采取了“装病”这一惯用手法。他故意表现得病入膏肓,使曹爽认为他即将不久于人世,从而放松了警惕。公元249年,曹爽与家族成员带着皇帝去高平陵扫墓,而司马懿则趁机召集他暗中培养的三千死士,悄然在洛阳发动政变。司马懿以“郭皇后旨意”之名,命令封锁洛阳城门,占领武器库,并派兵控制了洛水的浮桥,断绝了曹爽兄弟的退路。

与此同时,司马懿向皇帝上表,控告曹爽兄弟的罪行,要求他们交出兵权,并回到家中。面对巨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曹爽兄弟最终屈服,他们交出了兵权,但这并没有换来他们的生还。不久后,司马懿便将他们及其亲信一网打尽,彻底消除了对手的威胁。由此,曹魏朝廷的大权正式落入了司马懿及其家族手中。

二、曹氏宗族为何没有干预:缺乏实力

曹魏灭亡后,司马氏总结曹魏的灭亡原因时指出,宗族的力量不足,权力过于集中于中央,这导致当外部势力夺取政权时,曹氏宗族无法反抗。在曹魏建立初期,曹丕在继承权争夺中,视兄弟为威胁,最终将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对宗族实施了严格控制。正因如此,曹魏的宗族在大权被司马懿夺走时,根本没有能力反击。

这一局面其实源自曹魏初期的制度隐患。曹丕虽然即位,但为了防止兄弟和宗族威胁其权力,他采取了残酷的手段,甚至杀害了部分兄弟,将其他人软禁起来。曹魏在这种家族政治体系下逐渐形成了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曹爽兄弟掌握了绝大部分实权,然而,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抵挡司马懿的三千死士。

从某种程度上看,曹魏的灭亡正是曹丕对宗族的过度防范所导致的。宗族权力的薄弱,使得司马懿能够轻易地夺取政权。即使没有司马懿,曹魏的灭亡也可能在其他权臣手中发生。因此,面对司马懿的政变,曹氏宗族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反抗的资本。

三、曹氏宗族的另一种无力:曹爽的孤立无援

除了缺乏足够的军事力量,曹爽的倒行逆施也是宗族无法干预司马懿行动的原因之一。高平陵政变发生时,有一件事情特别值得注意。司马懿决定进攻时,经过了曹爽的府门。守门将领潘举试图用乱箭阻止司马懿,但偏将孙谦及时出面制止,最终让司马懿得以通过。这一小插曲揭示出,司马懿的政变其实并没有遭遇太多阻力。

曹爽因其种种不当行为,已经丧失了人心。当时,他未能充分评估自己与司马懿的差距,贸然发动了伐蜀之战,却惨遭失败。与此同时,曹爽极力排挤司马懿,任用权臣奸佞之辈,导致朝政腐化。他肆意横行,无视朝廷法度,甚至公开凌驾于皇帝之上,直接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曹爽早已陷入了极度的孤立状态,周围的许多官员对此感到失望,甚至部分官员暗中支持司马懿的政变。

四、司马懿的高明手段:周密谋划与心理战术

司马懿的成功离不开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在发动政变之前,司马懿进行了详细的策划。他早已将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安排在军队中,掌握了重要军权。更为关键的是,司马懿秘密招募了三千死士,建立了强大的私军,为政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司马懿巧妙利用了自己作为辅政大臣的身份。他以“匡扶国政”的名义,使曹魏宗族放下了戒心。大家普遍认为,司马懿是忠诚于曹魏的重臣,而曹爽的失误与腐化却让民心丧尽,司马懿正是曹魏唯一的希望。司马懿甚至得到了郭太后的支持,这进一步加深了宗族对他信任的基础。

在发动政变时,司马懿也尽量避免过度打击曹爽,宣称只想让曹爽兄弟交出兵权,让他们回到家中。这一“宽容”的表态,使得曹爽及宗族误以为他不会对他们进行致命打击,最终他们未作反抗,甚至顺从地交出了兵权。但最终,司马懿还是决定除掉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将他们灭族,彻底掌控了政权。

结语

高平陵政变看似司马懿与曹爽之间的力量对比悬殊,但实际上,曹爽兄弟的失败与宗族的失势息息相关。曹爽的种种失误,使得他与司马懿对抗的基础破裂。曹氏宗族对曹爽的失望,以及内部权力的空虚,最终导致了政变的顺利进行。司马懿的高明手段和精心布局,使得他在短时间内轻易地掌握了曹魏政权的控制权。曹魏的灭亡,正是早期制度隐患和权力结构的必然结果。

这一历史事件也为后来的晋朝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最终,司马懿家族通过吸取前朝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宗族权力的分配,但也因此导致了“八王之乱”的悲剧。这个封建社会的怪圈,似乎永远难以解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手... 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内,61岁的冈村宁次握着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副本,沉...
原创 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虽然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但依然有许多出色的女性,她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在不...
原创 苏... 沙特宣布不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的消息一出,国际金融圈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美元霸权的终结预兆,有人把...
原创 日... 日本早在很久以前就有扩张领土的野心。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是一个岛国,经常遭遇天灾,自然资源匮乏,随着人口...
原创 最... 马寅初是北京大学历史上最为坚韧的校长之一,他那倔强、不妥协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在抗日战争时期,马寅初...
原创 游... 井冈山时期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最早是谁提出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是毛主席提出的,有些人...
原创 战... 吴起是我国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兵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服务过鲁国、魏国和楚国三个...
原创 卫... 如果要选出汉武帝时期最出色的将领,卫青一定会是第一人选。虽然那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名将,有些人的资历可能...
原创 黄... 如果要评选黄埔一期生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人,毫无疑问,大家的目光都会集中在胡宗南身上。这个结论几乎没有什...
原创 敌... 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扩张 到1946年5月,国民党军已经在东北占据了辽西全境,以及沈阳周边的多个重要...
原创 孟... 孟姜女其实姓姜,而孟是她在家中的排行。在古代,未婚的女子根据家中排行,通常按孟、(伯)、仲、叔、季来...
原创 元...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便是其中的一个...
原创 最... 1943年初,澳大利亚士兵乔治被派往新几内亚岛执行侦察任务,却不幸被当地土著发现。 尽管乔治百般...
原创 吕... 前言 吕蒙,这位在江东威震一时的杰出将领,在历史上以其聪明才智和英勇无畏著称。然而,他在杀死关羽父子...
原创 浙...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一个从独立文明中崛起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
原创 陈... 作者:东旭 从现在开始,所有兄弟们禁止外出,我们将执行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务必将红军24师的领导...
原创 雍...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雍正是一位勤勉且关爱百姓的明君,但他也因为某些措施饱受非议。这种似...
原创 若... 演义中,吕布被公认为最强的武将,而赵云则是在长坂坡时展现出特别强悍的战力。虽然吕布早逝,且两人年纪也...
原创 内... 乾隆年间,北京各衙门中,文官队伍的总人数大约为2400人,涵盖了从大学士到笔帖式等不同职务和职能。然...
原创 他... 1947年8月,刘邓大军顺利进入大别山,成功完成了许多战略任务,这对许多指挥员来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