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最有才华的皇后,19岁被皇帝宠幸,身怀龙胎自尽身亡
迪丽瓦拉
2025-06-20 20:32:16
0

清朝同治十一年,距上一次清朝皇帝大婚已经过去了207年,这一年的九月十五日,紫禁城又迎来了一次皇帝的大婚礼,一位蒙古状元的女儿被人从大清门抬进了紫禁城,迎接这位大清皇后的,究竟是怎样的命运呢?

1、状元公之女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后抬入满洲镶黄旗,生于咸丰四年七月初一,父亲是加封三等承恩公、户部尚书崇绮之女。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祖上是蒙古人出身,入旗的始祖名叫伯尔特依,这一支在蒙古正蓝旗内地位并不高,自伯尔特依往下五代全是白丁,一直到第七代,阿鲁特氏家族出了一个名叫景辉的翻译举人,做到了四品道员,使得阿鲁特氏进入官宦世家行列。

景辉有两个儿子,后来也中了翻译举人,这兄弟二人中的哥哥名叫赛尚阿,是嘉庆二十一年的翻译解元。正是赛尚阿,使得阿鲁特氏家族真正开始崛起,这位赛尚阿便是孝哲毅皇后的祖父。

话说,这赛尚阿由翻译举人挑笔贴式入仕,历任侍郎、尚书,并成功入值军机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到道光皇帝器重,任协办大学士,咸丰继位后,赛尚阿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受命镇压太平军,却被太平军打的屁滚尿流,狼狈而回。为此咸丰帝大怒,下令将赛尚阿革职抄家,发往军台效力,赛尚阿的三个儿子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被革职回家。

赛尚阿受到牵连的那三个儿子中的老三,名叫崇绮,他便是孝哲毅皇后的父亲。

崇绮在20岁那一年考中了举人入仕,本来已经做到了六品主事,但因受到父亲牵连而被革职,返回家中。不过,这崇绮并没有灰心,他一直在家疯狂学习,试图通过科举改变家族命运。

令人没想到的是,崇绮竟然做到了,他参加了同治三年的会试,在这次会试中,崇绮打破了清朝立国以来“满汉同科,满不点元”的惯例,一举夺得状元头衔,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的旗人状元,正是崇绮,使阿鲁特氏家族进入到鼎盛时期。

话说,这崇绮有过三个妻子,第一任是郑亲王端华的女儿,第二任是理王府城守尉载耀的女儿,第三任则是晚清名臣荣禄的堂姐瓜尔佳氏。孝哲毅皇后的母亲便是崇绮第一任妻子觉罗氏,即郑亲王端华的女儿。

从这里可以看出,孝哲毅皇后的来头不小,就因为郑亲王这一点,这可不是一般家族,这可是一个实打实的铁帽子王啊。就因为这一点,孝哲毅皇后与咸丰的两位皇后都有亲戚关系,哪两位皇后呢?

她们就是孝德显皇后(咸丰原配)与孝贞显皇后(慈安)。

首先,这郑亲王端华是孝德显皇后的舅舅,也就是说,孝哲毅皇后的母亲与孝德显皇后是舅表姐妹关系,因此,孝哲毅皇后应该是孝德显皇后的表外甥女(舅表外甥女)。

其次,郑亲王端华嫡福晋是孝贞显皇后的亲姑姑,也就是说,孝哲毅皇后的母亲与孝贞显皇后是姑表姐妹关系,因此,孝哲毅皇后应该也是孝贞显皇后的表外甥女(姑表外甥女)。

能与大清两位皇后攀上亲戚,说明这孝哲毅皇后的出身确实很不一般,再加上父亲崇绮状元身份的加持,这种身份绝对是大清皇后的不二之选。

此外,孝哲毅皇后有一个兄弟名叫葆初,是崇绮的独生子,后来承袭了崇绮的公爵。孝哲毅皇后还有一个堂妹,嫁给了惇王府的贝勒载濂,这位载濂便是毓嵒的祖父。毓嵒是道光第五子惇亲王奕誴的曾孙,曾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私定的继承人。

2、大清中宫皇后

同治十一年二月,为了给接下来的同治帝大婚挑选皇后,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下旨举行八旗选秀,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最终被指定为同治帝的皇后人选。

其实,阿鲁特氏被指定为皇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因为有一个人是不支持她的,这个人便是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为何呢?

因为阿鲁特氏的外祖父是郑亲王端华,外叔祖父则是咸丰宠臣大学士肃顺,这两位都是咸丰托孤指定的八大臣。据说当年肃顺曾建议咸丰效仿汉武帝行钩弋之事,这让慈禧铭记于心,后来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一举将八大臣铲除,赐令端华自尽,肃顺处斩,也就是说,这郑亲王一家可是慈禧的死对头,慈禧怎么会支持政敌家的外孙女呢?

因此,慈禧支持了名门凤秀家的女儿富察氏,但是阿鲁特氏有慈安太后支持,两宫相持不下,决定权落下了同治帝本人的手中,最终同治帝敲定了端庄大气的阿鲁特氏。

其实,阿鲁特氏确实是大清皇后的最佳人选。

据说,阿鲁特氏从小就淑静端慧,曾经接受过父亲崇绮的亲授教育,过目不忘。而且,这位名门之女还会用左手写大字,有一首赞美阿鲁特氏的清宫词:“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就是这样一位容德俱佳的才女,当然是皇后的最佳人选了,这几乎成了人们的共识。

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紫禁城内,同治帝举行大婚礼,这一天的子刻,19岁的阿鲁特氏被人从大清门抬进了皇宫,成为大清帝国的中宫皇后。

“朕惟运协两仪。乾健必资夫坤顺。光昭四表。日升更颂夫月恒。观天道之周行。实邦家之肇庆。爰诹吉日。用制宏章。咨尔阿鲁特氏。乃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也。秀衍桂林。瑞徵椒殿。淑身维则。慎德有常。著端范于闺闱。早娴女训。肃庄容于宫壸。允式母仪。兹仰承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勒俭居先。雍和逮下。徽音丕嗣。内治克襄。夏凊冬温。亲两宫之色笑。陈笾荐豆。佐九庙之馨香。令望式孚。蕃厘永迓。钦哉。”

除了阿鲁特氏,这次选秀还为同治帝遴选出了一妃二嫔一贵人,分别是慧妃、珣嫔、瑜嫔和瑨贵人,其中这位被封为珣嫔的是崇琦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就是说,珣嫔是孝哲毅皇后的亲姑姑,她比孝哲毅皇后还要小三岁。

同治帝大婚不久,两宫皇太后便撤帘归政,按理来说属于阿鲁特氏的高光时刻来临了,但实际上,阿鲁特氏这两年的宫中生活似乎并不快乐,为何呢?因为阿鲁特氏极度不被婆婆慈禧太后待见,她与慈禧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紧张的。

同治帝宠爱皇后,慈禧却希望儿子多宠爱慧妃,于是同治帝便一个人居于养心殿,甚至偷偷溜到宫外去逍遥快活。当然,这也与阿鲁特氏的本人性格有一定关系,阿鲁特氏家风淳正,且接受过正规的儒家教育,门风刚烈,并不是什么趋炎附势之辈,因此,很不合慈禧的胃口。

一些野史的说法称慈禧想废掉这位中宫皇后,但是惇亲王奕誴却说:“想要废掉从大清门抬进来的,必须也要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才行。”即便阿鲁特氏与慈禧之间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恶劣,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大概是不会好的。

3、红颜薄命的大清皇后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年仅19岁的同治帝感染天花病危,仅过了不到一个月,这位刚主政两年的少年天子便离开了人世。令人想不到的是,仅过了74天,紫禁城再次传出劲爆消息,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也病亡了,这位年仅22岁的女子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有两种说法:第一,孝哲毅皇后是被慈禧太后逼迫致死的。第二,孝哲毅皇后是自尽身亡。

据说,当时孝哲毅皇后已经有孕在身,如果诞下皇子,就是同治帝唯一的儿子,继承皇位是顺利应当的事情。但是,这样会阻碍慈禧继续执掌国政,于是乎,慈禧便下令将孝哲毅皇后给逼死了。

其实,这种说法不太靠谱,因为后宫妃嫔怀孕都有详细的记载,一旦有孕,就会有比较周密的保护措施。再说,当时慈安太后仍然在世,绝不会放任慈禧做出违规之举。因此,孝哲毅皇后有孕一说是子虚乌有,结合当时皇位承袭的情况,只能由近支的载字辈继承,因此,不管怎样,孝哲毅皇后对慈禧都不会有任何威胁,慈禧没有必要逼死一个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女人。

那么,第二种说法就有一定的可能性了。

同治帝殡天后,慈禧选择了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为继位人,载湉承袭的是文宗(咸丰)的香火,这样一来,同治帝与孝哲毅皇后在宗法上便绝嗣了,因此,孝哲毅皇后便不能成为皇太后,只能被尊封为嘉顺皇后,只是一个空名而已。

再者,阿鲁特氏一族家风刚烈,具有节妇传统,比如说后来在庚子国难时,崇琦夫人瓜尔佳氏竟然率领家人为国殉难,令人敬佩万分,崇琦本人因支持义和团,畏惧招致洋人的报复,也自缢身亡。

自觉前途无望,门风又如此刚烈,孝哲毅皇后为同治帝殉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据说,孝哲毅皇后曾求助于父亲崇琦,谁知崇琦回复的纸条只有一个“死”字,于是她便自尽身亡了。至于死法,说法就比较多了,有说吞鸦片自尽的,有说吞金身亡的,还有说绝食而死的。

清朝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

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嘉顺皇后阿鲁特氏崩逝于储秀宫,年仅22岁。

阿鲁特氏去世后,两宫皇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为其上谥号为孝哲毅皇后:

“臣闻紫宸齐体。玉牀离连星之功。彤管扬芬。坤顺表安贞之德。奉明禋而有恪。令范如存。熙鸿号于无穷。崇仪告备。钦惟大行嘉顺皇后。性成孝敬。德著温恭。毓瑞高闳。文定重伣天之表。来嫔京室。含章徵应地之符。配皇极以礼肃。奉宸仪而班政。兰掖型垂。愉婉承颜。笃两宫之孝养。仁慈逮下。遇九卿以宽和。俭勤奉上。宫庭式化。恺悌赞垂裳之治。海禹腾欢。珩璜协乾化之隆。方期福履永绥。颂星轩之润饰。何意坤仪云邈遐升。路隔层霄。悲深率土。缅怀令则。长炳耀于寰区。宜受大名。备钦崇之典礼。谨奉册宝。上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于戏。勒瑶函而纪实。硕德丕昭。荐玉策以申虔。阐扬观于不远。陟降在兹。宝箓常新。与球图而并重。隆名永协。耀金石而流徽。宏启嘉符。茂昌景祚。谨言。”

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同治帝与孝哲毅皇后一起被葬入惠陵地宫。地宫关闭之前,同治帝遗下的四妃入地宫与同治帝、孝哲毅皇后作了最后的告别,这四个女人,最大的19岁,最小的才只有15岁,就要面临数十年的守寡生活,想想真的让人绝望和无助,但这就是她们的宿命。

子辰说: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具有悲剧色彩的皇后,虽然她出身于名门之家,又身负才华,得以入主中宫,成为大清国的皇后。但无奈她碰到一个极为强势的婆婆(慈禧),或许从被确定嫁给同治帝的那一刻,她的命运便已经注定了。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大清皇后,也不能左右自己的生命,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真是让人扼腕叹息,那个时代的女人,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男人的附属品,相比而言,现代社会的她们就要幸福得多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再羡慕古代皇后、公主们的富贵生活了,她们即便是命比金贵,也不能左右自己的人生,难道不可怜吗?

参考资料:《清史稿》《德宗实录》《清朝野史大观》《翁同龢日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外...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曾提到:“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至今,其中之一是《曾国...
原创 在... 为活着的人竖立烈士铜像? 1997年,蒋梦兰,一位来自中国浙江的企业家,在一次前往朝鲜的商务行程结...
每个普通人,都需要懂一点语文学... (图/《教授与疯子》) 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沈卫荣的专访中,他回忆了自己从南京大学到波恩大学的求学...
原创 叛... 很多人习惯用“好”和“坏”来评价别人。比如,做了好事的人被视为好人,做了坏事的人则被看作坏人。然而,...
原创 辽... 1948年10月25日早晨9点,东野发来的一封电报令主席感到有些恼火。 此时,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已...
原创 北... 公元402年,刘牢之率部众北上去往广陵(今江苏扬州),准备据此讨伐桓玄。一路走一路散的北府军将士已所...
原创 此...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霸道女总裁的女性,被百姓称作“活菩萨”,一生经历了众多坎坷与波折。结婚仅十天就...
原创 亚...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孔子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常常被拿来进行比较,其中最直观的差异之一便...
红色非遗进校园——湖南省张家界...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家乡。 1933年9月,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连驻扎在廖坪的谷氏祖祠,休...
原创 历... 法国外籍兵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路易十一时期。当时,法国使用了一支由外国人组成的部队,...
原创 封... 后世许多人都曾感叹,若没有妲己的存在,商朝的灭亡或许不会发生,成汤的基业也不会如此轻易失去,封神之战...
原创 总... 总督漕运部院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曾是主管全国漕运的唯一机构,淮安的漕运管理机构始于隋朝,当时隋炀...
原创 五... 在五胡乱华的历史阶段中,对于汉族人的残害最为惨酷的族群是羯族。关于羯族的来源,研究表明它们并非匈奴的...
原创 敢... #历史开讲# 公元716年,渤海国使者呈入番书至唐玄宗殿前,文字非曹非隶非篆,迹异形奇体变,满朝大臣...
原创 决...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考察团来延安时,最好由张冲来率领!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团结,而绝不容许任何行为破坏...
原创 汉... 看《三国演义》,韩馥就是个蔫里巴唧的井底之蛙,尤其是讨董联军面对华雄挑衅时,韩馥冒出的那句“吾有上将...
原创 粤... 这张珍贵的历史老照片,记录了民国时期三位杰出将领的风采。他们都是粤军的代表,属于民国时期粤系军阀集团...
原创 贫... 公元809年7月,元稹的妻子韦丛不幸去世,年仅27岁。她的去世给元稹带来了极大的打击。韦丛留下了六个...
原创 五... 五谷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主要粮食,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所差异。通常所称的五谷是“稻、黍(黄米)、...
原创 历... 历史上曾有一些名人,他们在一夜之间神秘消失,至今没有任何踪迹。那么,这些人究竟去了哪里呢? 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