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橞:4岁封亲王,8岁守重镇,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成了藩王笑柄
迪丽瓦拉
2025-09-12 10:33:38
0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靖难之役进入最后阶段,燕王朱棣已经率领大军抵达南京城下。面对这一紧迫局面,建文帝朱允炆尝试派人进行和谈,但未能达成协议,最终下令坚守城门,誓死抵抗。

此时,南京城内所有可调动的兵力几乎都被分配到各大城门的防守上。由于燕军最有可能从北方四个城门发起进攻,朱允炆决定将金川门的防守任务交给谷王朱橞和李景隆。

朱允炆此举却无意间加速了南京城的陷落。当朱棣亲自率领大军抵达金川门时,李景隆与谷王朱橞没有选择与敌作战,反而悄然打开城门迎接燕王的到来。根据《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

“时谷王惠与李景隆守金川门,燕兵至,遂开门降。魏国公徐辉祖率师迎战,败绩。”

也就是说,朱橞和李景隆在见到朱棣的军队时,直接打开了金川门,让燕军顺利入城。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试图阻止这一进程,但最终仓促失败。朱允炆听闻这一消息后愤怒异常,纵火后神秘失踪。从此,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画上句号,大明朝的政权易主。

在靖难之役的最后时刻,谷王朱橞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他究竟是临时起意投降,还是早有预谋呢?

本文将结合史料,为大家展现朱元璋的第十九子、唯一的谷王——朱橞的复杂命运。

一、四岁封亲王,八岁守重镇

根据《国朝献徵录》的记载:

“谷庶人橞,母郭惠妃,滁阳王女也。生三王,长蜀王,次代王,次如意王或曰即谷王也。”

朱橞的母亲是郭惠妃,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了三个儿子——蜀王朱椿、代王朱桂和谷王朱橞。郭惠妃在后宫中地位特殊,因为她是马皇后的亲妹。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第一任皇后,这段关系对朱橞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郭惠妃最初是作为郭子兴的义女进入宫廷。郭子兴曾是朱元璋的上司,也因其女马氏与朱元璋的婚姻而深有联系。郭惠妃在洪武年间逐渐受宠,最终为朱元璋生下了五个孩子,其中朱橞为第三子。

朱橞出生于洪武二十年(1379年),是郭惠妃的第三子。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嗣中,朱橞排在第十九位。作为母亲的小儿子,朱橞从小深得母亲宠爱,父亲朱元璋也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尽管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早逝,但朱橞得到了来自马皇后家族的支持,甚至太子朱标也对朱橞非常关照。

朱橞在年仅四岁时便被封为谷王,其封地位于宣府。宣府如今位于河北张家口地区,古时是长城防线的一个重要城镇。朱橞的封地在宣府,可以说是朱元璋对他的一种宠爱。和同样封地的兄弟相比,朱橞得到了优渥的待遇。

到洪武二十八年,年仅八岁的朱橞便告别父王,开始在宣府守藩。朱元璋从国子监中挑选了虞廷纲作为朱橞的老师,虞廷纲也是个学识渊博、为人正直的长者。至此,朱橞的藩王生涯正式开启。

二、靖难先逃跑,守战开城门

当朱橞到达宣府时,他开始着手加固城防,扩建城墙并修建瓮城。同时,他参与了明长城的建设,尤其是在从常峪口至大境门的地区建设了长达100多里的防线,这一系列工程为明朝日后的防守做出了贡献。

然而,考虑到朱橞年仅十岁,许多历史学者认为,这些建设很可能是应朱元璋的旨意,实际执行者是他的老师和地方官员。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年仅十一岁的朱橞本应前往南京奔丧,但途中接到建文帝的命令,要求他暂时守卫宣府。因此,朱橞又返回了封地。

与此同时,建文帝开始实施削藩政策。第一个遭殃的是周王朱橚,接着齐王、代王、岷王等相继被削权。这一系列举措让当时的藩王们感到震惊。

在北平,燕王朱棣也密谋起义,决定通过靖难之役推翻建文帝的统治。由于朱橞的同母哥哥代王朱桂被削权,朱橞自己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然而,朱橞在几个月后收到了来自建文帝的慰藉,称赞他忠诚并请他安心守卫宣府。此举让他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疑虑。

接下来,靖难之役爆发。根据《明史·朱橞传》记载:

“燕兵起,橞走还京师。”

而《国朝献徵录》也有类似记载,表明朱橞在得知朱棣起兵后,选择放弃守卫宣府,急忙返回南京。这一行为表明,朱橞可能对燕军的威胁感到恐慌,选择了“避风头”。

靖难之役进行了四年,但在这段期间,朱橞没有任何参战记录。直到建文四年,朱棣终于兵临南京城下,朱橞才登场。

根据《明史·朱橞传》记载:

“橞奉命守金川门,登城望见成祖麾盖,开门迎降,成祖德之。”

当朱棣的旗帜出现在金川门外,朱橞立即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对朱橞的这一举动表示感激,因为这几乎让他以最小的代价攻占了南京。显然,朱橞并非真正意图守城,而是早有准备投降。

三、临战骨头松,默相事机功

朱棣入城后的消息传开,南京城内一片混乱,建文帝朱允炆在宫中放火自焚,从此音讯全无。靖难之役结束,朱棣登基称帝,而朱橞也因此成为了得利者。

然而,朱橞的投降究竟是出于临时的判断,还是早有预谋?根据史料分析,朱橞和李景隆等人早已密谋,与朱棣暗通款曲。李景隆也在关键时刻扮演了“卧底”角色,帮助朱棣取得了胜利。

四、无知恃功高,谷王成笑柄

朱棣登基后,朱橞因献城门有功,被封赏并改封长沙,增加了俸禄。然则,他在长沙期间变得骄横霸道,开始侵占民田,滥用权力。最终,朱橞因其所作所为被朱棣废除,甚至连两个儿子也被贬为庶人。

朱橞的叛乱计划被哥哥朱椿举报后,他最终被废为庶人,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朱橞从一开始的少年聪颖到最终的投机取巧,印证了钱钟书在《围城》中的名句:“骨头松了,一辈子没出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那遥远的盛唐岁月里,一枚鲜红欲滴的荔枝,竟成为了宫廷权谋与组织智慧的见证。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
原创 常... 朱元璋,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勇气与机遇,最终成为了开创洪武盛世的开...
原创 不... 在铁木真的儿子辈,他最喜欢的孩子是拖雷,因此他每次打仗都把拖雷带在身边。而在铁木真的孙子辈,他最喜欢...
原创 张...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 张飞...
原创 北... 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北宋历史上一场特别关键,却又败得挺惨的战役 —— 雍熙北伐。这场仗,北宋派出了 ...
原创 野...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宫殿内灯光辉煌,照亮了整个寂静的殿堂。康熙帝孤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情绪难以捉...
原创 司...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预言,这个预言出自周王室的太史儋之口。话说在秦献公时代,太史...
原创 我... 原文改写: 1947年2月23日,莱口公路上的战况十分紧张,沿着这条连接莱芜与口镇的要道,蒋军北撤的...
原创 建... 自建国以来,新中国经历了多次灾难与挑战,这些灾难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损失,但也为国家和人民积累了宝...
有人拿肚兜自称皇子,宋仁宗挠头... 皇祐二年(1050 年),东京汴梁繁华的闹市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一个名叫冷青的...
原创 寒... 俄罗斯历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胜利之一,诞生于欧洲近五个世纪以来最严酷的冬季。十八世纪初,沙皇彼得大帝巧妙...
原创 中... 袁世凯的野心:从共和到帝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一声枪响彻夜空,标志着清朝几百年统治的彻底...
原创 抗... 1944年春天,陈明仁接受了第11集团军总司令的指示,以副军长的身份独立指挥71军。他带领部队通过惠...
原创 章... 在浩瀚的三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团,那就是关羽的死亡。被誉为勇冠三军、武圣的关羽,究竟是如...
原创 临... 在临终时,李善长拿出了当年朱元璋亲自赐予的免死金牌,希望凭此保全性命。谁曾想,这块金牌并没有为他带来...
原创 野...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是许多史学家誉为“先主”的人物。作为一个既有勇武又富有谋略的领袖,...
原创 清... 在许多清朝背景的影视剧中,或许你都见过清朝男子那极具标志性的发型——前额的头发被剃去,唯有后脑勺的头...
原创 残...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一些非凡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登基通常标志着一个旧朝的灭亡和新朝的诞生。明朝的开...
原创 淮... 好的,我帮你改写文章,保持每段意思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看下面: --- 在淮海大决战的整个过程...
原创 朱... 朱桢,这位明朝藩王的一生,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传奇画卷,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