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宋朝皇帝,死后庙号:宋高宗。是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弟弟。著名的逃跑大师、窝里斗技艺独家继承人、委屈求和锦标赛连续三年蝉联冠军。
他这辈子,基本上吧,就没干过好事。但是他的寿命倒真是认证了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享年八十一岁,不过实际上,他在五十六岁那年就退位当太上皇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绝对不是身体原因,因为这位老哥当上太上皇后更加荒淫无度、夜夜笙歌了……就这样还造了二十五年……身体素质已经算是相当优秀了。
他退位,很简单。不想干了。对于执政大宋朝,他觉得没意思,也不敢干了。
其实1161年完颜亮的毁约南侵才是激起了赵构退位想法的关键因素。当初,完颜亮同志撕毁一纸合约,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对赵构的内心造成了极其巨大的影响。为什么呢?
当初金国第一次南侵掳走了徽钦二帝,然后又是岳飞抗金等等一系列的故事,我就不一一回顾了。总之最后的绍兴和议,代价巨大。为什么呢?赵构为了不让爸爸和哥哥回来抢他位子,愣是放弃了打败金国的大好机会,砍了岳飞等一系列的忠臣良将。
耗费了这么多,换来了什么?
六年的偏居一隅。也就是说距离绍兴和议仅仅过了六年。这六年间,赵构其实老早就听说完颜亮贪得无厌企图再起刀兵。但是他强迫自己不去相信,甚至成功骗过自己,让自己相信和平来了,放弃了整个战备的准备。
这样一直拖到1161年四月,完颜亮忍不住了,终于派使节到南宋,当着朝廷文武大臣,大骂赵构无德。骂的那叫一个难听啊。这种情况下,那赵构再彪也能明白完颜亮对南宋的野心真是忍不住。
就这件事,说明赵构不仅心理脆弱,而且对于金兵南侵有多么大的心理阴影。他为什么哭?因为他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才换来了六年的安生日子。紧接着又要开战了,关键是开战了,赢也不是,输也不是。
输了,那自己什么都没了,自己就想胡吃海喝、逍遥快活那江山都没了上哪快活去。
赢了,那徽钦二帝又回来了,他又享受不到皇帝的待遇了。更何况,那能抗金的从大将岳飞到边防牛皋,数百良将被他砍光了……哪还有实力抵抗啊。
得亏最后完颜亮因为内乱被杀了。
由此可见赵构基本是不想去建功立业。这皇帝当的属实没什么意思。自己没那个本事中兴大宋,只能搅和浑水,越搅越混,让天下的仁人志士口诛笔伐。
同样,他也怕金兵南侵。
如果他不是皇帝,而是一个太上皇。其实要跑也比较方便。至少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大敌当前,再怎么害怕也得作出表率强壮镇定,不能第一个就跑的没影了。
所以,既然他不想要皇帝那累死人的权力,只想享受物质生活,那么退位是绝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