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俄罗斯民族英雄涅夫斯基:有大格局,拯救了民族
迪丽瓦拉
2025-09-22 19:31:35
0

在俄罗斯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他就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这位英雄不仅被东正教尊奉为圣徒,而且在苏联时期,斯大林更是亲自授予他“民族英雄”的称号。至今,在现代俄罗斯社会中,他仍然享有极高的声望。2008年,他被评选为“最伟大的俄罗斯人”,足见其深远的影响力。

按照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某些行为或许显得不那么拘谨,令许多人难以完全理解他的精神内涵。或许这正是因为他的格局过于宏大,作为一位真正的英雄和爱国者,他的胸怀和视野远远超越了常人。在此,我们只陈述亚历山大的英雄事迹,期盼那些具备大格局与大智慧的读者,能从中体悟到英雄精神的精髓所在。

公元1236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动了声名远扬的“长子西征”,任命拔都为统帅,率军直指钦察和罗斯公国一带。

同年,罗斯诸国中的诺夫哥罗德公国民众选出了自己的大公——这正是我们故事中的主角,伟大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不过此时,他尚未被称为“涅夫斯基”,而是名为亚历山大·亚罗斯拉维奇。作为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儿子,他从少年时代便随父亲出征,建立了不凡的战功。民风彪悍的诺夫哥罗德人原本谁也不愿服从,但在听闻亚历山大是一位英勇之士后,便邀请他担任大公。

亚历山大虽然早知诺夫哥罗德的民风刚烈难驯,但仍然欣然接受邀请,决心在诺夫哥罗德创造一番伟业。

然而,那时蒙古骑兵的气势如虹,而罗斯诸公国却四分五裂,内部分争斗激烈。

公元1237年,蒙古派使者向罗斯诸国中的梁赞公国发出严厉通牒,要求梁赞向蒙古称臣纳贡,否则就将遭遇血腥屠戮。

梁赞大公尤里惊惧万分,一面向罗斯各公国求援,一面派遣儿子费奥多携重金赴蒙古求和。

费奥多在蒙古军营中受尽侮辱,拔都甚至要求他献出妻子给蒙古人。愤怒的费奥多回国,将蒙古人的无理行为告诉父亲,尤里听后也愤怒异常。

父子二人向梁赞民众宣布,宁死不屈,将与蒙古人进行殊死抗争。梁赞人民闻讯后,纷纷表示愿意同大公共御外敌。

尽管民心齐聚,但蒙古骑兵兵锋锐利,非梁赞所能抵挡。1237年,梁赞被蒙古骑兵攻破,大公尤里英勇战死,费奥多重伤被俘。

蒙古人听说费奥多的妻子波切娃貌美,以费奥多为人质胁迫波切娃投降。波切娃见丈夫被俘,公国已无望,愤怒咒骂蒙古将军,激怒之下,蒙古将军杀害了费奥多,她随后从教堂高塔跳下,殉情而亡。

此役令罗斯诸国深感蒙古骑兵之威,亚历山大的父亲弗拉基米尔大公也意识到蒙古入侵非恶意,而是“善意”的入侵,抵抗无异于挑衅,因此欣然率众向蒙古人请降。

至1240年左右,罗斯大部分地区已被蒙古征服。

然而亚历山大统治的诺夫哥罗德公国,因地处北方且春季道路泥泞不便蒙古骑兵行军,成功躲避了蒙古铁蹄。

不过,诺夫哥罗德虽躲过蒙古,却引来了北方强国瑞典的觊觎。

1240年7月,瑞典驸马大将军雅尔·比格尔奉命率领百艘战船和五千大军进犯诺夫哥罗德。

战前,雅尔·比格尔放出嚣张言辞,命令亚历山大及诺夫哥罗德人速速开城投降,否则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诺夫哥罗德贵族被这威胁吓得惊慌失措,纷纷请求亚历山大向弗拉基米尔大公求援。

但亚历山大却从容不迫,淡定地告诫众人:雅尔·比格尔不过是土鸡瓦狗,我稍加计策便能擒获,何须依赖我父的大军?

他未给雅尔·比格尔回信,让其误以为自己仍在犹豫。

当晚,亚历山大召集亲信骑士,宴饮牛肉美酒,待至凌晨大雾弥漫时,率军突袭瑞典营地。

瑞典军猝不及防,雾中不明亚历山大带兵多少,士兵纷纷踩踏自乱阵脚,终被亚历山大大败,丢盔弃甲仓皇逃跑。

此役中,亚历山大仅损失二十余人,却斩杀瑞典军官两百余人,声名大震。

从此,他获得“涅瓦河第一好汉”的美誉,被尊称为“涅夫斯基”。

亚历山大击退瑞典军后,声望大增,却招致诺夫哥罗德贵族的猜忌,担心他凭借名声独揽权力,遂设法限制他的权势。

亚历山大察觉后怒而离开诺夫哥罗德,回到了家乡。

不久,日耳曼骑士团发动大规模进攻,逼近诺夫哥罗德。贵族们方才惊恐,急忙请求弗拉基米尔大公让亚历山大复位以御外敌。

弗拉基米尔大公深知局势紧迫,虽然表面训斥贵族,最终还是同意亚历山大重新担任诺夫哥罗德大公。

亚历山大果然名不虚传!

复出后,他率诺夫哥罗德军收复科波里耶要塞,随后联合苏兹达尔军继续反击日耳曼骑士团。

1242年4月,双方在楚德湖畔决战。亚历山大巧妙布阵,分三路作战,一路引诱主力,左右两翼藏伏兵,待令一发起伏兵全开。

骑士团军队试图聚集发挥重甲优势,却忽略冰面不堪重负,冰面破裂导致骑士团军队溃散。

亚历山大乘势追击,骑士团死伤惨重,溺亡者不计其数。

此战后,骑士团元气大伤,于1243年求和,亚历山大由此稳固诺夫哥罗德大公之位,人们对这位涅瓦河英雄更加敬仰。

经过两次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亚历山大声名远播,罗斯诸国无敢轻视。

然而几年后,变故再次降临。

弗拉基米尔大公亚罗斯拉夫对蒙古人极度忠诚,然在朝觐蒙古大汗归途中,竟遭毒杀,传言蒙古人所为。

亚历山大得知后,意图继承父位,成为罗斯诸国新一任弗拉基米尔大公。

其弟安德烈不服,兄弟俩为争权闹到蒙古大汗拔都面前裁决。

拔都自觉难以独断,携两人面见蒙古大汗贵由。贵由原欲立亚历山大为大公,但因事态拖延,贵由突然去世。

贵由皇后继位,擅权将安德烈扶为弗拉基米尔大公。

亚历山大虽心有不甘,却明白蒙古势大,只能顺从圣旨,返回诺夫哥罗德。

未曾料到,安德烈不思报效蒙古,暗中联合罗斯贵族,图谋反抗蒙古统治。

联盟形成后,安德烈私下邀约亚历山大共谋反蒙,夸赞哥哥勇冠三军,愿携手推翻蒙古。

亚历山大表面答应,实则暗中告发,飞速赴蒙古首都萨莱告密。大汗大怒,派兵由亚历山大率领镇压。

安德烈反蒙联盟不敌亚历山大和蒙古联军,迅速覆灭。

蒙古汗国见亚历山大忠诚无比,1255年任命其为罗斯诸国弗拉基米尔大公。

亚历山大继位后,将诺夫哥罗德交给儿子瓦西里治理。

瓦西里暴虐无道,引发诺夫哥罗德民众反抗,被逐出城。

亚历山大震怒,亲自率军平叛,令诺夫哥罗德人不敢再犯。

1258年,蒙古欲加重赋税,命亚历山大重编罗斯人口册。

此举激起罗斯民众强烈不满,尤以未受蒙古蹂躏的诺夫哥罗德反抗最烈。

亚历山大再次出兵镇压,顺利完成任务,深得大汗赏识。

其后多次平息因蒙古压榨引发的骚乱,屡屡请功,同时直言:“对罗斯人不能心软,狠打才有效,死不了的自会服从。”

亚历山大不仅武艺高强,文采也极为出众,致辞蒙古大汗的言辞优美如诗。

他曾恭敬说道:

“殿下,您乃无所不能的沙皇。若我有违命令,请您裁定我的生死,无论结果如何,我已做好准备,正如上帝启示您一般,愿您如此对待我!”

由此可见,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文武双全,兼具忠诚与才华。

他勤勤恳恳辅佐蒙古统治罗斯诸国,直到1263年11月在朝觐蒙古大汗归途中去世。其死因疑似与父亲一样,可能遭蒙古人毒杀。

亚历山大被视为俄罗斯统一的维护者和国家命运的拯救者。近300年后,俄罗斯东正教会首次将其封为圣徒。

随后,彼得大帝将其遗骨迁往彼得堡,并设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

苏联时期,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再次设立此勋章,以彰显其英雄地位。

亚历山大在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他的功过是非,只能留待那些具备大格局与智慧的人们去评判了……

参考文献:《俄罗斯简史》《拔都汗》《俄罗斯通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说起商朝,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较为陌生,毕竟这是一个久远的古代王朝,很多历史细节早已无从考证。 然而,...
原创 李... 李时,明朝中期的官员,出生在河北任丘。他的父亲李蓕是进士出身,曾任莱州知府。李时在弘治十五年参加科举...
原创 蒙... 19世纪初,拿破仑完成了对欧洲大陆的统一后,开始将视线投向了俄罗斯。然而,尽管法国出动了60万大军,...
原创 他... 1975年8月,郭林祥被调任至新疆军区担任政治委员,此次转任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司令员杨勇对他的到...
原创 萧... 1977年4月,军事科学院政委萧华被调整到兰州军区担任政委,尽管这似乎是一个平级调动,但对于某些人而...
古代一不小心中毒后……所谓的解... 本 文 约 5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分钟 提到古人下毒的场面,最为经典的或许是那句“大郎...
原创 国... 新中国刚解放不久的上海,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破坏,除了些许坑洼的痕迹,原本繁华的都市依旧保持着平静。人...
原创 敌... 1935年5月29日下午16时许,红四团的22名勇士悄然来到泸定桥西桥头,准备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夺桥...
原创 慈... 大清朝的慈禧太后,很多人评价她自私贪婪,沉迷权势,生活奢靡,政治腐败,这些说法毫无疑问都成立;但如果...
原创 清... 明朝对辽东的女真族实施了“抑强扶弱”的政策,旨在避免任何部落的崛起威胁到朝廷的统治。辽东的女真族可分...
原创 亚... 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个民族的历史都悠久深远,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分布。两者不...
原创 不... 秦始皇,历史舞台上一颗极亮的星。统一六国,定制度,推行律令,连横合纵间,这位“千古一帝”将华夏世界重...
原创 拿... 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成为全球的“警察局局长”,这一局面让苏联深感不满。与美国结盟的国家多达14个,而...
原创 “...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复杂的阶段之一。虽然蒋介石表面上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拥有领导全国的名义权...
原创 日... 中国对日本这个国家一直怀有复杂且矛盾的情感。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作为近邻,理应关系密切友好,...
原创 如... 三国后期,魏国涌现出了两位极具才能且战功赫赫的武将,他们携兵南下攻蜀。钟会与蜀军主将姜维在剑阁展开激...
原创 日... 1940年6月,房山区霞云岭一带的堂上村外,小河边正值求雨的传统仪式,12名妇女按照习俗走进冰冷的河...
原创 钢... 1914年6月,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点燃了吞噬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学家指出,民族主义的狂热与军...
原创 知... 在《知否》中,盛长柏金榜题名,无疑是盛家一件重大的喜事,然而,这一喜事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使得...
原创 自... 1969年2月,正值中国共产党九大召开前夕。当代表名单最终敲定时,毛主席在细阅名单后,突然发现少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