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一直以来被视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耻辱。那时,皇帝朱祁镇亲自出征,结果却不幸落入瓦剌军的俘虏之中,使得大明王朝陷入极度的危险和动荡。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朝廷内部展开了一场关于是否迁都的激烈辩论。最终,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继承了皇位,在重臣于谦的帮助下,成功守卫了北京,并最终保住了大明的江山。
朱祁镇被俘,发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八月十五日,而朱祁钰登基的日期则是同年九月初六。中间相隔了整整21天。那么,在这21天内,北京朝廷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明朝的大臣们决定坚守北京?朱祁钰又是如何成为皇帝的?让我们一一解答。
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原本应该是举国团圆的中秋节,但朱祁镇的亲征大军却在土木堡遭遇了严重的困境。那时,他们已经在土木堡待了三天,环境极其恶劣。这里没有水源,十万大军饥渴难耐,尽管挖掘了两丈深的井,也未能找到水源。南边15里外的河流被瓦剌军控制,明军无法前往。前一夜,瓦剌军还曾发动过一次攻击,形势更加危急。
就在此时,局面突然发生了变化。瓦剌的也先派遣使者前来求和,并表现出退兵的态度。兵部尚书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诈欺,坚决反对谈判,而朱祁镇最信任的太监王振则直接下令:危机已经解除,立即开始转移大军。然而,当大军行进了两三里后,瓦剌军突然反扑,明军不仅没有准备,还极度疲惫,最终全军溃败,52位重臣死于沙场。皇帝朱祁镇也在混乱中被瓦剌俘虏。
这一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回京城。太后和皇后在宫中痛哭流涕,而朝中的大臣也陷入一片混乱。瓦剌的军队势如破竹,已经朝北京进发,而京城的精锐部队大多随朱祁镇出征,剩下的只有不满十万的老弱残兵,看似无法保住京师。就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户部尚书王直提出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陛下是否还活着?
如果朱祁镇已经死去,那么朝廷可以立即立新帝,情况或许会稍好一些;但如果朱祁镇还活着并且落入瓦剌之手,那便成了更大的麻烦,因为瓦剌很可能以朱祁镇为人质来威胁大明。消息传来,一名锦衣卫千户梁贵带回了最新的消息:皇帝仍然活着,但已经被瓦剌俘虏,并要求支付赎金。
虽然朝中的一些大臣仍抱有希望,认为或许能通过赎回朱祁镇来解决问题,然而,孙太后和钱皇后却无法再忍受。她们立即动用宫中的珠宝筹集赎金送给瓦剌。然而,珠宝最终如泥牛入海,朱祁镇依然没有回来。这使得大臣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如何保住大明的江山。
此时,朝廷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坚守北京,直接与瓦剌强敌作战;二是迁都南京,暂时避开瓦剌的锋芒。这两个选择各有优劣。若坚守北京,瓦剌兵强马壮,即便是精锐的朱祁镇也落入敌手,京城的老弱残兵如何能够抵挡瓦剌的进攻?一旦北京失守,明朝的江山将面临崩塌。若迁都南京,虽然可以保住皇室和大臣,但放弃了北方广袤的土地,未来想要重新夺回将十分困难,明朝可能像南宋一样,沦为偏安一隅的局面。
这场激烈的辩论发生在八月十七日早朝,也就是朱祁镇被俘的第二天。翰林院侍讲徐珵首先提出南迁的主张,他称自己此前曾通过观天象预示战败,现在又观天象得出南迁是最佳选择。面对这种提议,老臣胡濙站出来严厉反驳,称朱棣定京师就是为了告诫后代不可动摇,谁敢南迁?接着,直言南迁的风险是巨大的。焦灼之际,于谦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表示:“言南迁者,可斩也!”他强调南迁等同于放弃京师,若明朝一旦放弃北京,就如同南宋般失去北地,再也难以东山再起。最终,在于谦等人的影响下,朝廷决定坚守北京。朱祁钰在此时作出了关键决策,最终确定了保卫北京的方针。
八月十八日,孙太后下诏,命令朱祁钰代理国政,组织防御瓦剌。在于谦的帮助下,朱祁钰从各地抽调兵力,稳住了局势。而与此同时,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信任于谦,提升其为兵部尚书,全面负责北京保卫战。
虽然局势似乎有所回暖,但许多人对能否打赢这场战斗心存忧虑。大量京城富商开始将财产转移,甚至有些大臣悄悄将家人送往南京避难。而这时,朝中的反王振情绪愈发高涨。王振是造成土木堡之变的重要人物,许多大臣认为他应为此次战败负责,急需讨回公道。王振虽然在土木堡丧命,但其党羽仍然在朝中掌权。
在八月二十三日,朱祁钰亲自主持了会议,陈镒等大臣纷纷请求处置王振的余党。大臣们激愤不已,场面一度失控,甚至发生了激烈的暴力冲突,这一事件后被称为“午门血案”。这一事件的爆发,宣泄了大臣们的积怨,也标志着王振及其党羽的彻底覆灭。至此,朝堂得以恢复秩序,明朝的大臣们能够专心应对即将到来的决战。
然而,尽管有了新的局面,朱祁镇仍然被瓦剌控制,继续威胁着大明的稳定。为了彻底摆脱朱祁镇的影响,大臣们决定必须立即选立新皇帝。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朱祁钰顺利登基,改元景泰,成为新的皇帝,而朱祁镇则被尊为太上皇。
如此一来,朱祁镇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却再也无法恢复其政治权力。正统十四年的九月初六,朱祁钰登基,成为明朝的景泰皇帝。至此,朱祁钰的继位被视为朝廷和国家存亡之际的一次关键转折,确保了明朝的继续存在。
然而,命运常常捉弄人,朱祁镇竟然在景泰年间复位,完成了一次“夺门之变”,再度登上了帝位。朱祁钰的短暂皇位生涯,仅仅持续了八年,就因病去世,最终被朱祁镇复位。朱祁镇不仅是那个导致明朝险些灭亡的皇帝,还通过一系列不合情理的操作,再度回到了历史的舞台。这种历史的轮回,真让人既不解,又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