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忠嗣,大唐第一节度使,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的大哥
迪丽瓦拉
2025-09-22 23:02:17
0

壹·将门虎子

王忠嗣出生于公元705年,年纪比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小两岁。他的家族属于太原王氏,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姓七望”之一,在隋唐时期堪称贵族中的贵族。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是唐玄宗早年陇西地区极具声望的骁勇将领,曾先后担任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和太谷男,乃李隆基身边的铁杆心腹。公元714年,吐蕃大论乞力徐率兵大举侵唐,先后攻占临洮、兰州、渭州,继而逼近关中,令唐玄宗李隆基不得不亲自出征。随后,唐军以薛讷为主帅,率领杜宾客、郭知运、王晙、安思顺等名将迎敌,王海宾则担任先锋。王海宾勇猛果敢,带领前军在渭州西界的武阶驿与吐蕃前锋激战,挥舞大刀,斩杀敌兵,将吐蕃军击退并一路追击至长城堡。然而,不幸的是,王海宾被吐蕃主力包围,而其他唐将却按兵不动,任由他消耗敌军实力。待吐蕃军露出疲态,唐军众将方才发起总攻,最终大获全胜,斩杀一万七千敌兵,缴获战马七万五千匹,羊牛十四万头。可惜英勇将军王海宾成了这场胜利的牺牲品,被当作炮灰和众将的踏脚石。李隆基得知后深感惋惜,追赠其左金吾大将军称号,但对其他将领的失责并未深究。

李隆基心疼年仅九岁的孤儿王忠嗣,特为其改名,封为朝散大夫、尚辇奉御,并将其接入宫中,与皇子们一同抚养长大。王忠嗣自幼与李亨关系甚笃,两人青梅竹马,一起读书,一起闯祸。稍大些,李隆基特命人教授兵法,王忠嗣在学习中屡有惊人见解。李隆基喜悦地摸着他的头说道:“小子,好好学,好好干,你将来必成大将!”

王忠嗣立志效仿汉代名将霍去病,刻苦习武,钻研兵书,性格刚毅勇猛,寡言少语,富有谋略。刚出仕便被任命为代州别驾,严厉执法使得当地豪族闭门谢客,不敢作乱。他经常率轻骑深入塞北偷袭敌部。李亨曾向唐玄宗上奏:“王忠嗣勇猛异常,恐怕有损失。”于是朝廷将其召回。

公元730年,朝廷追赠王忠嗣父亲王海宾为安西大都护。此后,王忠嗣多次随信安王李祎、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因王忠嗣自小在李隆基身边长大,李隆基格外关照他。有一次,李隆基下令不许让王忠嗣担任重要职位,担心他年轻气盛,急于替父报仇而鲁莽行事。

贰·屡立战功平步青云

公元733年,萧嵩回京述职,王忠嗣主动请求率数百精兵出击敌军,以挽回无战功的颜面。正值吐蕃赞普大酋在郁标川训练,部下欲退兵,王忠嗣不顾劝阻,挥刀冲入敌阵,斩杀数千敌人,缴获羊马数万。萧嵩向朝廷报告此战功绩,唐玄宗喜形于色。王忠嗣因此连升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并封为清源县男。

他与皇甫惟明在朝中争斗不断,皇甫惟明诬陷他有罪,使他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校尉。两人关系极不和谐,王忠嗣曾痛击皇甫惟明的义兄王昱,激怒皇甫惟明,故意针对他。

当时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计划夺取吐蕃新城,众将皆认为此事非王忠嗣莫属。王忠嗣被调前线,率军顺利攻占新城,因战功显赫,被封左威卫郎将、河西兵马使。秋天,吐蕃大军反扑,兵力远超唐军,众将踌躇不前。仅有28岁的王忠嗣果断拔刀,率骑兵冲入敌阵,左右穿插,斩杀数百,成功突破包围。唐军见他英勇振奋,趁机全面反击,击溃敌军。王忠嗣再次立功,被升为左金吾卫将军、左羽林军上将军、河东节度副使及大同军使。

公元740年,他兼任代州都督、摄御史大夫、河东节度,并加封云麾将军。741年接替韦光乘任朔方节度使,期间多次兼任河东节度使,直到田仁琬就任。年仅三十五岁的他,已成为唐军高层的重要将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公元742年,他主持北伐奚怒皆部,于桑乾河三次击败敌军,俘获大量战俘。作为宗主国代表,他召集漠北诸部落集会,武力威慑使其顺服于唐。奚怒皆部被认为是“奚族”的别称。

同年,突厥叶护部发生内乱,王忠嗣北上武力施压,乌苏米施可汗见唐军威势,急派使者投降,但本人迟迟不肯朝见。王忠嗣遂策反其部下拔悉密、葛逻禄、回纥三部,得到唐朝支持,自立门户击败乌苏米施。王忠嗣趁机痛击败军,夺取右翼后凯旋。乌苏米施的西叶护、毗伽可敦、男杀葛腊哆率领千帐兵马到长安朝见李隆基,王忠嗣因此获封左武卫大将军。

公元743年,他再次北伐奚怒皆和突厥,战果辉煌,令草原各部终认唐为“爸爸”,直到回鹘汗国成立后,这些部落才改为和平牧民。

同年,随着唐朝在中亚影响力扩展,不可避免与阿拔斯王朝产生冲突。雄心勃勃的李隆基开始策划遏制阿拔斯扩张计划,王忠嗣作为鸿胪卿参与战略会议,负责情报收集工作,表现出色,获得嘉奖。虽然史书对会议细节轻描淡写,但这显示了唐朝君臣的国际视野和战略胸怀,影响了当时的世界格局,堪称中国历代王朝中的佼佼者。

公元744年,叛乱的突厥乌苏米施可汗被其九姓拔悉密叶等人杀害,首级送到长安,突厥诸部终于恢复平静。745年,王忠嗣年满四十,获增封摄御史大夫、河东采访使,并封清源县公,成为唐朝显赫的勋贵。此年,李隆基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同时皇甫惟明进攻石堡城失败,吐蕃反击致损失惨重。

王忠嗣年轻时以勇猛好战著称,但做节度使后变得沉稳谨慎,常言:“如今太平盛世,将领职责在于带好兵,不为个人功名虚耗国力。”他虽不轻易发动大战,却十分重视军备建设,随时补充兵员和装备。他甚至将一张重达一百五十斤的强弓挂于袋中,示意不愿轻易出征。但士卒渴望立功,他也不阻拦,派遣大量间谍深入敌境,力求情报准确,确保每次出兵必获胜。每次都以小股部队突袭,收获最大战果,士兵们无比拥护他。

王忠嗣管理军备极其细致,发放武器时精确到人,连一张弓、一支箭都分配清楚,战后也逐一收回,若有遗失,必严厉惩处。正是这种严格管理,使其部队武器充足、状态良好。对于军队管理,他深知:作为基层士兵,只需完成本职,而作为管理者,则必须以最低成本、高质量达成目标,管理的精细度直接影响效率。

叁·节度四镇节

公元745年,王忠嗣以河东节度采访使身份,沿朔方至云中上千里边境,修缮旧城新堡,筑起防线,拓展唐朝有效控制范围达数百里。他继承了四十年前张仁愿的边防事业,使大唐北部边疆与塞北胡人各部的战争得以平息,极大促进了边疆安定与和平。

同年,李隆基为扭转皇甫惟明败给吐蕃的颓势,任命王忠嗣为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辖区近万里,统领大唐最精锐兵力,唐朝仅他一人达到此等权重,体现了皇帝对他的极大信任。王忠嗣不负重望,先后在青海、积石发动多场战争,连战皆捷,随后在墨离大败吐谷浑,俘虏其全国百姓,分散安置于大唐境内。

然而,王忠嗣对独掌四镇感到压力巨大,遂向李隆基请辞朔方、河东两镇,仅留河西、陇右两镇,集中力量进攻吐蕃。

肆·拙于谋身盛年暴死

当时李隆基筹划夺取石堡城,召王忠嗣回京汇报。王忠嗣认为时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
“演讲”:拓宽李大钊思想研究的... 侯且岸 我在多年的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发现:“演讲”是展示李大钊思想和学识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视的环节。...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在后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它突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等级区分,开启了草根阶层...
原创 韦...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极为宠爱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肆意妄为,甚至一度差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原创 李...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儿在游戏中是一个法师刺客类型...
原创 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而曹魏作...
原创 历... 看过《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无不对李卫那近乎传奇的经历深感佩服。他的聪明、灵活和对雍正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