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坚绰号江东猛虎孙策绰号小霸王,孙权的四个绰号,哪个最贴切?
迪丽瓦拉
2025-09-22 23:02:47
0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江东孙家的三代主公作了这样的评价:“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势险要而民众归附,贤才被其任用,这样的力量可以成为援助之方,却不可轻易图谋。”

这里所说的“三世”,是指孙坚、孙策和孙权这三位东吴的领袖,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三代人。就像秦朝那边,秦始皇之后的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儿子,而“三世子婴”却是胡亥的堂兄或叔叔,连史学家司马迁也搞不清楚,因此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中出现了不同版本:“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高(赵高)自知天命不属,群臣亦不支持,便召来了始皇的弟弟,授予他皇帝玺印。”

子婴继位时,已有两个成年儿子,因此他作为胡亥叔叔的身份更为可信。

关于“秦三世”的辈分问题尚未厘清,而“吴三世”中孙权也似乎颇具“异类”色彩:在《三国演义》中,他被描绘为“碧眼紫髯”,《三国志》里也记载他有紫色胡须,这一形象连张辽和乐进这些亲眼见过的人都认同。

当年汉朝的使者刘琬刚见到年仅十五岁的孙权时,便感叹他“形貌奇伟,骨格不同寻常”,与兄弟们长相迥异。

东汉末年为何有那么多黄胡子紫胡子,这背后牵涉曹操与孙坚家族的一些秘密,虽然无从考证,今天咱们重点谈的,是江东三代主公的绰号问题: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孙策被称为“小霸王”,那么孙权的绰号究竟该是什么?

“江东猛虎”和“小霸王”的称号,主要来自于小说《三国演义》,而《三国志》对他们的评价则较为复杂:“孙坚勇猛果断,出身寒微,自立门户,指挥有方,筑城筑堤,忠诚刚烈。孙策英气勃发,锐气冠绝当世,眼光独到,立志中原。然两人皆性格轻佻急躁,最终都英年早逝。”

孙坚和孙策均未能寿终正寝,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过于勇猛直率:就像瓦罐不离井口易破,将军难免阵前阵亡。父子俩总是冲锋在前,展现出猛虎与霸王的风采,却没想到对手毫无武德,一波乱箭便让他们陨落。

正史中孙坚斩杀华雄,孙策单挑太史慈,二人的武勇并不逊色于吕布和关羽。即便是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虽将斩华雄的功劳归于关羽,也没有刻意贬低这父子的战力。

孙坚的“江东猛虎”绰号和孙策的“小霸王”称号,实属名副其实。孙坚的“猛虎”之名,最早是袁术的谋士吹响的。在讨伐黄巾军时,孙坚曾在宛城与未来的女婿刘备并肩作战,当时孙坚攻打南门,刘备攻打北门,最终还是“小丈人”孙坚先建功,“老女婿”刘备也不落下风:“孙坚首先登城,斩杀贼寇二十余人,敌军溃逃。赵弘策马直扑孙坚,孙坚跃身夺枪刺中赵弘,使其坠马。孙仲率兵从北门突围,正遇刘备,刘备射箭射中孙仲,孙仲翻身落马。”

当年孙坚和刘备起步时,都是亲临前线白刃战斗,若无高超武艺,怎能成为一方枭雄?

孙坚十七岁便开始崭露头角,称他为“江东猛虎”,一点也不夸张。不过若论单挑,孙坚与“玄德龙”刘备谁更胜一筹,便难下定论。

孙坚比刘备大六岁,称刘备为“贤弟”再自然不过。当年二三十岁的孙坚和刘备,谁也没料到,这对后来肩并肩的兄弟,竟会结成翁婿关系。

细看《三国演义》,若要评选箭术高手,刘备射杀、射伤的敌将也不少。他与关羽张飞并肩作战,的确有如李世民射弓、尉迟敬德持槊般的威风霸气。

孙坚是江东猛虎,孙策是江东小霸王,至于孙权的绰号,读者们或许会想到“老鼠”二字,武圣关羽大概会表示赞同:“碧眼小儿,紫胡鼠辈!我与刘备结义桃园,誓扶汉室,怎能与尔等叛汉之贼为伍?”

关羽精通春秋史,给孙权取绰号的本事也不小,他一口气给孙权取了两个绰号,其中一个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在孙坚孙策面前称呼“江东猛虎”和“小霸王”并无大碍,但孙权的绰号带有人身攻击意味,特别是“碧眼紫髯”的说法,更像是刻意揭短。

孙权为何会有碧眼紫髯,孙坚肯定一无所知——孙坚在初平三年(192年)被刘表部将黄祖所杀时,孙权年仅十岁,胡须尚未长成,眼睛发绿可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同样,孙策把江东基业传给弟弟孙权时,孙权不过十九岁,除了眼睛稍显异样,难见异于中土之处。

若孙坚孙策知晓孙权竟长成外国模样,隔壁的王朗家族恐怕都逃不过一死。

说起王朗,不得不提一件趣事:这位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痛斥的名士,早年其实是一名武将,还曾任会稽太守。孙权因任会稽太守,故称孙会稽。

王朗与孙策曾有过激烈交战:“朗怒骂孙策‘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竟还强占吾地!’孙策震怒欲战,太史慈率先出击。王朗策马舞刀与太史慈激战数合,朗令周昕出援,孙策阵中黄盖飞马迎战,两方鼓声震天,大战激烈。”

从时间推算,王朗与孙权应无亲缘关系,也无证据显示王朗的外貌有何异于中原人士。

据史料记载,西汉初期“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者与校尉管理这些国家,这些归属汉朝的民族中,许多人肤色白皙,金发碧眼。

由此推断,孙权的碧眼紫髯形象或可理解:他或许只能算是半个江东人,称他为“鼠辈”并非无理,冠以“江东”二字则显得不够恰当。孙坚和孙策豪气干云,孙权行事却显得有些狡黠阴沉。

除了关羽所取的两个绰号外,孙权还有一个外号叫“孙十万”:“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孙权十万大军竟败于张辽、李典、乐进等八百步卒,不仅见于《三国演义》,魏文帝曹丕的圣旨中也明确记载:“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综上所述,孙权的绰号至少有四个:孙朮赤、孙十万、碧眼儿、紫髯鼠。哪一个最贴切,史书似乎也暗示了答案。

《三国志》不仅直接称呼孙权本名,对他的评价亦多贬少褒,第一句介绍中就大有玄机:“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姓曹名操,字孟德;先主姓刘名备,字玄德。”

而孙权则简单写道:“孙权字仲谋。”

盖棺论定时,曹操和刘备皆获褒扬,孙权却仅有半句称赞,余下多是批评:“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勾践)之风,故可称英杰,能据江东成鼎峙之业。然而性多猜忌,果断致杀戮,晚年尤甚。至于谗言诽毁,继承废弛,岂能谓之遗谋燕翼子孙乎?其后叶陵迟缓,终致覆国,未必无因于此。”

结合史料和小说,聪慧的读者为孙权起了多个绰号。这里特别解释“朮赤”二字:表面上是“客人”,不那么好听是“不速之客”,更不好听的含义咱们就不便言明。哪个绰号最能体现孙权的性格与行事风格,便交由诸君自行评断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
“演讲”:拓宽李大钊思想研究的... 侯且岸 我在多年的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发现:“演讲”是展示李大钊思想和学识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视的环节。...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在后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它突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等级区分,开启了草根阶层...
原创 韦...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极为宠爱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肆意妄为,甚至一度差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原创 李...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儿在游戏中是一个法师刺客类型...
原创 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而曹魏作...
原创 历... 看过《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无不对李卫那近乎传奇的经历深感佩服。他的聪明、灵活和对雍正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