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2年一名志愿军打光子弹后,被3名韩军包围,敌军:抓活的!
迪丽瓦拉
2025-09-22 23:03:57
0

“我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俘虏!”

1952年1月,韩军在洞子山阵地再次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负责守卫阵地的志愿军战士们拼尽全力死守,每个人都誓死不退一步。在数轮激烈的冲突后,阵地上的战士只剩下班长一人坚守。他身心俱疲,紧靠在战壕中,等待着敌人的再次进攻。突然,三名韩军悄悄靠近阵地,打算抓俘虏,但正当他们得意洋洋时,班长满身是血,从战壕中猛然冲出,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肉搏。

这位英勇的班长究竟是谁?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一个连都拿不下对方一个班,明天势必要为今天的屈辱报仇!”1952年1月6日,李承晚看到“尖刀连”再度战败,气愤至极。他深知,在志愿军战士面前,韩军引以为傲的白刃战不过是小儿科。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志愿军第63军188师563团1连2班的战士们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这个班的成员都是铁原阻击战的幸存者,每个人都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他们战斗的意志几乎无坚不摧。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战士们默默擦拭着武器,调整姿势,随时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为了拿下洞子山阵地,韩军出动了一个连的兵力。随着美军坦克的铺天盖地轰炸,韩军士兵紧随其后,准备“捡漏”。他们以为坦克的轰击可以轻松摧毁对方阵地,甚至连血肉之躯的志愿军也无法幸免。然而,他们低估了志愿军士兵的顽强与勇气。

“战士们,冲啊!”随着坦克轰击的结束,敌军步伐更近,班长苏文俊一声怒吼,激起了全班战士们的战斗欲望。大家纷纷拿起武器,冲出战壕,火力全开。韩军意外地发现,经过“扫荡”的阵地居然还充满着生气,志愿军战士毫不退缩,经过短暂的反击,韩军迅速撤退。

第一天,苏文俊带领班上的战士们就成功击杀了上百名敌军。夜幕降临,幸存下来的战士们艰难地整理和收集着可用的武器。他们把手榴弹紧急捆绑好,分散放置在战壕的各个角落,机枪重新架设好,做好了迎接敌人新一轮进攻的准备。

“敌人来了,大家做好准备!”听到微弱的脚步声,苏文俊警觉地示意,战士们立刻进入了战斗状态,眼神如炬,紧盯着前方的敌人。随着苏文俊一个手势,几颗手榴弹被准确扔向敌军阵地,一场激烈的交火开始了。苏文俊拖着疲惫的身体,迅速穿梭在阵地各处,填补牺牲战友留下的空缺,志愿军的顽强防守让韩军摸不清套路,最终他们选择撤退。

不过,敌军并未甘心失败,第二天,他们再度发起大规模进攻,这次他们甚至调动了四架美军飞机。飞机与坦克的联合进攻让阵地陷入了疯狂的轰炸之中,炮弹爆炸后的战壕坑坑洼洼,泥土飞扬,受到炮火波及的战士们血肉模糊,英勇牺牲。即便如此,剩下的战士依旧死守阵地。

在激烈的战斗中,敌军终于突破了阵地,几名韩军士兵闯入了志愿军的战壕。然而,敌人高估了自己的优势,低估了志愿军的决心。进入战壕的韩军,几乎无一生还。虽然敌军一波波进攻,但由于我军坚强的抵抗,敌人始终未能完全占领阵地。

此时,阵地上的苏文俊腿部中弹,只有他一人存活。蜷缩在战壕中,他喘着粗气,眼中满是对牺牲战友的怒火。就在这时,八名韩军悄然靠近。通过观察,他们发现阵地上只剩下苏文俊一人,便决定抓活的。

“就凭你们也想杀了我,呸!” 苏文俊咬牙切齿地说。趁着敌人松懈,苏文俊猛然跃出战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冲在最前面的敌人射击,五名敌军应声倒地。剩下的三名敌人距离不到三米,而苏文俊的枪已没有子弹。

面对无奈的情况,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拔出刺刀,迎向最近的敌人。一个箭步冲上去,刀刃直刺敌人腹部。手腕一翻,刀刃翻转入敌人身体,敌人瞪大眼睛,显然没料到苏文俊的速度如此之快。紧接着,苏文俊迅速抽刀,翻滚躲开敌人的攻击,趁隙反击,短短几秒内,又一名敌军倒下。剩下的敌人被苏文俊的勇猛震慑,纷纷选择逃跑。

然而,苏文俊并没有就此罢手,他跳出战壕,迅速追上已逃跑的敌军,将其中一人绊倒,随即刺刀直插敌人胸口。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几乎没有一丝拖沓。此时,韩军指挥官通过望远镜看到苏文俊的英勇表现,震惊至极。一个“血人”竟然以一己之力击杀了自己的八名士兵。

尽管敌人已知战壕里只剩下苏文俊一人,但他们仍不甘心,再次派遣五名士兵进行冲锋。经过前一轮激战,苏文俊身上多处挂彩,手中的刺刀也因多次战斗而钝化,但他依然毫不退缩,勇敢迎击。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已被三名敌人包围。

“抓活的。”听到敌军的命令,苏文俊面带冷笑,坚定地回应:“我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俘虏!”敌人见状,劝说他投降,但苏文俊根本不为所动。他装作重伤,摇摇晃晃地蹲在地上,假装要倒下。敌人看到他满身是血,放松了警惕,心急火燎地冲向他。就在敌人跳下战壕的一刹那,苏文俊爆发出惊人的速度,拔刀疾刺,三名敌人瞬间丧命。随后的敌军还未反应过来,突如其来的枪声再次响起,他们纷纷倒地。

援军及时赶到,苏文俊凭借一己之力击退了敌人,成功拖延了时间,为部队的反击争取了宝贵机会。战斗结束后,苏文俊因英勇表现被授予“拼刺杀第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荣获一等功。

战争胜利后,苏文俊拒绝了被送往军官文化班的机会,坚决表示:“我的文化底子太差,这样的机会应该留给更有能力的战士。”他不愿因个人功勋谋取利益,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在淮海战役中受伤,他始终不忘为部队着想。

1958年,苏文俊告别部队,转业到华北制药厂,后来为了国家的需要,他毅然选择放弃优越的工作,前往艰苦的井陉矿区当矿工。近三十年的矿区生活,他从未对外提起自己的战功。即使远离了部队,苏文俊心中的爱国情怀和军人作风始终未曾改变。

这就是中国军人,这就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赊... 赊刀人这个词,有些人或许耳熟能详,有些人却可能完全不知情。那么,赊刀人究竟是个什么行业?其中又隐藏着...
原创 总... 1967年某日,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发生了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会议刚结束的第二天中午,时任总政治部...
原创 历...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淄博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制品 7月17日,记者从淄川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近日正式启动了老爷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原创 私... 帝制中国持续了两千年,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汉代儒家学者的观点来看,这一点对现代人来...
原创 宋... 楔子: 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两位备受推崇的“文臣”,在历史的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第一位是李善...
看得见与看不见:中世纪世界的监... 由 Brewminate 使用 AI 创建的中世纪迁移图像,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
家族珍藏的瑰宝:中华民国元年军... 在重庆市,王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元年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当制钱五十文),这是他从家族长...
原创 小...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532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曾在政府与军队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的老将军...
暑期探馆打卡“热”,这些文物和... 央视网消息:进入暑假之后,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都迎来了客流高峰。在辽宁省博物馆,最近工作日...
原创 日...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塔,经历了百年风云变幻,见证了无数屈辱与痛苦。这座塔就是旅顺的...
原创 朝...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国内革命的胜利已然近在咫尺。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朝鲜劳动党委员金一...
原创 八... 清朝灭亡后,王爷们的生活变化非常显著。曾经十年没吃过涮羊肉的王爷,一口就能辨出味道不对劲,这种变化让...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长子朱标一直是他的心头宝,也是他最信赖的继承人。自幼,朱标便在朱元璋的亲...
原创 如... 作者:燕赵节度使 在讨论鸦片战争中清军败北的原因时,很多观点被提出,比如“英军对清军的胜利是近代军队...
原创 毛... 1958年1月6日,毛主席乘坐专机抵达广西南宁,入住了明园饭店。这次毛主席来到南宁,主要有两个目的:...
致全市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家们的一... 共筑建设基石 守护文化根脉 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及相关单位同仁: 首先,谨向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
原创 黄... 黄埔军校,作为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军事院校之一,培养了无数革命骨干和国家栋梁。许多毕业生,像是党内的著...
为何江西文人在清朝很少参加科举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整整延续了近1300年,期间共产生出700多位状元...
原创 吕... 吕布,这个名震一时的英雄,原是并州牧丁原的义子。在董卓趁朝廷外戚和宦官内斗之际,趁机进京控制朝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