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中之战的前半场中,刘备是怎么干掉夏侯渊的呢?兵行险招出奇效
迪丽瓦拉
2025-09-23 00:01:55
0

汉中之战:一个复杂博弈的背后

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一直感到被某个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要灰心丧气。相信自己,总会迎来那一刻,你能扬眉吐气的时刻。就像刘备一样,他一生都被曹操紧追不放,然而最后,他还是在汉中扭转了局面,成功地扬眉吐气了一回。

提到汉中之战,许多三国迷对其都有深刻的印象。但大家或许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刘备这样一个一直以大兵团作战著称的人,会突然变得如此强大,甚至能击败曹操这个一直无往不利的强者呢?(本文仅讨论汉中之战的前半场)

从这个问题出发,通过对战局的详细分析,大家一定能意识到一个道理:战争的胜负远不是我们看到的单纯的对决,而是由复杂多变的因素交织影响,甚至未来的变化趋势也常常难以预测。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虽然有些背景我们已经介绍过,但为了温故而知新,还是再回顾一遍。曹操为何要进攻汉中呢?这是因为他急需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虽然他已经完全控制了汉献帝,但自我加冕总得找些理由,否则显得太不体面,而立下新功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曹操的进攻不仅对刘备产生了直接的军事威胁,还带有明显的抢占心头肉的意味。那时,刘备为何没有立刻作出反应呢?除了他在益州的统治根基尚不稳固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刘备与孙权因为荆州问题闹翻了,他带着五万精兵准备与孙权一决高下。

直到刘备听说曹操已经进军汉中并在当地展开激烈战斗时,他才与孙权握手言和,决定回师防御曹操。然而,当刘备刚回到江州时,曹操已经顺利占领了汉中,和手下的将领们在汉中安坐庆功,只有张鲁等人礼节性地逃入了远方。

这时,黄权对刘备提出了忠告:“主公,汉中绝不能落入曹操手中,否则巴蜀将长期处于军事威胁之下。让我带兵去接回张鲁,让他成为我们反攻汉中的旗帜!”

刘备听后深感有理,于是便立刻命黄权为护军,去抢回张鲁。然而,张鲁对于刘备的“迎娶”提议并不感兴趣,一听说刘备派人来接他,他便毫不犹豫地返回汉中,投靠了曹操。张鲁之所以这样选择,根本原因在于他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决心放弃一方割据,转而投向一个能为他提供更多资源和安全保障的“大主子”——曹操。

张鲁投降后,曹操立即派遣张郃去南下巴地进行清扫,结果在途中遇到了张飞。张飞以雷霆之势将张郃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张郃带着少数亲兵狼狈逃回了汉中。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和曹操的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刘备没有主动进攻汉中,而曹军也没有进一步向南进犯。曹操忙着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应对东线孙权的不断骚扰。刘备则忙于内部的稳定,进行军事准备。

为什么刘备在曹操无暇顾及汉中的时候没有趁机进攻呢?其实,主要原因已经提到过——益州的统治根基不稳,再加上刘备前期精兵尽出,准备与孙权一决高下,导致他暂时无法全力出击。五万精兵的“长江自驾游”消耗巨大,刘备的力量已经所剩无几。

经过两年的恢复,到了217年年底,刘备终于恢复了战斗力,并决定发动北伐。法正给刘备提出了攻打汉中的建议:“曹操没有趁胜追击,而是留下了夏侯渊和张郃,这显然说明曹操力不从心!夏侯渊和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赶紧出手收拾他!”

刘备听后深受启发,立即同意北上攻打汉中。事实上,对于刘备来说,攻占汉中至关重要。有了汉中,他才能稳固益州,若失去汉中,他将失去保障。汉中,刘备不能等。

总结一下,汉中之战推迟到218年才爆发,是因为曹操和刘备之间形成了一种战略默契。曹操急于稳固自己的成果,并不急于开疆拓土,而刘备虽然心急,却因为自身实力的消耗不得不小心行事。

218年春,刘备终于决定全力出击,开始部署进攻汉中。他亲自率军出征,诸葛亮也亲自前往前线支援。这次,刘备不惜一切代价,决心拿下汉中。

刘备首先派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将领,迅速攻占下辨,切断陇右和关中的援军。这一行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吴兰成功占据下辨,马超则策反了七部氐族的一万余人。

然而,曹操很快做出了反应,派出曹休作为指挥,迅速应对刘备的行动。曹休巧妙地分析了张飞的策略,判断张飞的威胁并不大,反而是吴兰需要优先解决。最终,曹休成功击败了吴兰,张飞和马超撤出了武都地区。

接下来,刘备的军队抵达阳平关,这是汉中的第一道屏障。夏侯渊派遣张郃去外线牵制刘备,但刘备依然紧逼阳平关。夏侯渊认为阳平关难以攻破,但依然派张郃去前线,实际上是想让张郃充当炮灰,消耗刘备的兵力。

刘备迅速做出反应,集中精兵进攻张郃。然而,张郃凭借过硬的能力成功抵挡了刘备的进攻。面对这种情况,刘备决定调整战略,向诸葛亮求援,要求他尽快调集更多资源支援。

在后方,诸葛亮不辞辛劳,调动所有力量支持刘备。这一切都显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对刘备的忠诚。此时,刘备已经不再顾及后方的困难,全力以赴。

与此同时,曹操经过数月的准备,终于在7月准备出兵应对汉中的局势。然而,由于种种问题,曹操在战场上的行动缓慢,给刘备争取了时间。

最终,刘备在定军山上占据了制高点,并准备迎接与夏侯渊的决战。这个选择虽然冒险,但也是刘备在战略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显示了他无畏的决心和军事上的勇气。

总的来说,汉中之战不仅是一个战争的胜负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多方战略、人员、环境、管理等多维度因素的复杂博弈。历史的真正奥妙,往往隐藏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
“演讲”:拓宽李大钊思想研究的... 侯且岸 我在多年的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发现:“演讲”是展示李大钊思想和学识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视的环节。...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在后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它突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等级区分,开启了草根阶层...
原创 韦...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极为宠爱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肆意妄为,甚至一度差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原创 李...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儿在游戏中是一个法师刺客类型...
原创 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而曹魏作...
原创 历... 看过《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无不对李卫那近乎传奇的经历深感佩服。他的聪明、灵活和对雍正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