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罗马帝国崩溃后,中世纪欧洲攻城战真是技术洼地、菜鸡互啄吗
迪丽瓦拉
2025-09-23 00:02:36
0

编者按:当谈到中世纪欧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骑士与城堡,接着便联想到它的衰退与倒退。这种看法看似有些依据,因为在中世纪之前,欧洲有着如同希腊罗马帝国般辉煌的历史,而在中世纪之后,近代欧洲迅速崛起,主宰了世界。如此鲜明的对比下,中世纪似乎显得黯淡无光,甚至被打上“黑暗”标签。然而,历史真的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吗?本文将从攻城术这一角度,探讨所谓的“黑暗中世纪”。

中世纪早期的攻城技术与希腊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精密程度,确实显得相形见绌。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希腊罗马攻城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与当时强大的经济支撑密不可分的。正如俗话所说:“富不一定强,但强必定富”。任何军事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若缺乏充足的经济保障,即便有再多的技术天才,也难以有所作为。

以罗马帝国为例,斯特拉波(Strabo,公元前58年—公元21年)曾记载,在托勒密王朝末期,“每年不到20艘船只敢穿越阿拉伯海(红海)进入曼德海峡以远的海域”。然而,在奥古斯都(公元前31年—公元14年)建立罗马世界的和平后,航运大幅增长,“每年有至少120艘船只从米乌斯赫尔穆斯(Myus Hormus)出发,穿过曼德海峡抵达印度”。通过出土的莎草纸文献可知,名为“赫马波隆号”的航船从埃及到印度,所载货物的总价值高达900万赛斯退斯。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推算,罗马每年从印度获得的贸易价值达到10亿赛斯退斯,其中2.5亿用作上缴国库。可以看出,强大的经济基础推动了罗马的军事器械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然而,随着帝国晚期的到来,罗马的经济逐渐衰退,军事装备的发展也随之放缓。据罗马晚期的历史学家马赛里努斯记载,公元四世纪中期,罗马使用的弩炮威力虽然仍然很大,但精密度明显下降。例如,扳机结构简化,甚至有些弩炮已经没有扳机功能。百年之后,另一位历史学家普罗比阿则指出,拜占庭的弩炮设计较为简陋,采用了更为原始的张力蓄能方式。

由此可见,中世纪攻城器械的衰退并非源自中世纪人的不足,而是罗马帝国衰退所引起的。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被罗马视作“蛮族”的民族,反而继承了不少源自古希腊时期的先进攻城技术,尤其是在弩炮的使用上,他们甚至超越了罗马的继承者——拜占庭帝国。

让我们以著名的巴黎围攻战为例,来进一步探讨中世纪的攻城技术。公元885年,丹麦维京人(即北欧的维京人)占领了蓬图瓦兹,并出现在巴黎城下。在维京人进攻巴黎之前,巴黎人早已在塞纳河及城市周围修建了防御工事。维京人最初并不打算通过武力攻占巴黎,而是派遣使者,提出只要巴黎同意让维京人安全通过桥梁,便可保全城市的安全。然而,巴黎人断然拒绝了这一提议,表示宁愿守卫家园,决不妥协。

被拒绝后,维京人决定攻占桥头堡,以打开通往巴黎的道路。北桥的桥头堡尚未完成,维京人便集中兵力猛攻。据法国史料记载,维京人攻城时兵力约四万,而守城的巴黎军队仅有两百人。尽管兵力悬殊,巴黎守军顽强抵抗,成功守住了桥头堡。维京人的进攻未能得逞,但他们并未气馁,反而通过加强攻城器械的制造,准备继续进攻。

面对巴黎守军的顽强防守,维京人决定改换攻城策略,开始使用罗马时代的攻城技术。他们首先利用弩炮进行火力压制,随后派出攻城锥摧毁城墙。为了回应敌人的攻击,巴黎守军开始使用沸油和沥青将其倾泻在维京兵头上。同时,他们也用更强力的弩炮进行反击。一次,巴黎的弩炮成功穿透维京士兵的阵列,连续击中七人,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维京人应该被送进厨房。尽管如此,巴黎的局势仍然极为危险。

在接下来的围攻中,维京人不仅在城下挖掘地道埋伏易燃物引发大火,还计划通过烧毁城门进一步加大进攻力度。然而,火势被强风吹散,城门始终坚固未倒。维京人的进攻屡屡受挫,导致他们不得不改变策略。与此同时,维京人开始准备长期围城,收集大量粮食和牲畜以支持战斗。

他们还建造了三座巨型攻城锤,每座锤子都装配了重型顶棚和16个轮子,最多可容纳60人操作。然而,当维京人推着攻城锤接近巴黎城墙时,守军用箭雨将其压制。更为不幸的是,设计这些攻城锤的两位工程师在城下被巨弩射杀,造成了工程的严重延误。

时间进入886年,围攻持续了两个月,尽管维京人经过重重困难,但他们依然充满斗志。为了更有效地进攻,维京人构建了多个攻城掩体,每个掩体可容纳4至6人,旨在保护士兵免受弓箭的攻击。与此同时,他们还计划通过水上突击队从背后进攻城堡。经过艰难的准备,维京人终于开始推进攻城器械,并用火力压制城下的守军。虽然守军做出强力反击,但维京人依然坚持推进。

然而,由于守军的反击非常强烈,许多攻城器械被破坏。在此期间,维京人还通过地道进行作战,再次发动进攻。虽然取得了些微成功,但长时间的围困使得守军感染瘟疫,导致士气大减。维京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士气大增,再次决定发起进攻。

在一次大雨的帮助下,维京人终于攻克了桥头堡。然而,尽管守军因瘟疫而显得虚弱,他们仍寄希望于西法兰克国王“胖子”查理的援军。然而,在维京人长时间困守巴黎期间,查理虽然集结了大军,但始终没有勇气与维京人决战。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西法兰克支付了700磅白银的赔偿,并允许维京人自由迁移到勃艮第。

这场围攻战的结局虽然没有光彩,但巴黎人的坚守和勇气却永载史册。巴黎守军的指挥官帅奥多因此名声大振,最终成为了西法兰克的国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孝宗朱佑樘于1505年5月因病去世,年仅38岁。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男女平等”和...
原创 杨...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同时她也是李隆基儿子的妻子。李隆基虽然拥有三千佳丽,且本身性情风流...
原创 秦... 泰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它比现今的时代晚了约15年便灭亡,但它对后来的中国国家形态...
原创 司... 《三国志》上有一则令人深思的故事,细细品味之后,似乎更能感受到其中的复杂与微妙: 西晋建立后不久,晋...
原创 蜀... 263年,邓艾大军压境,逼近成都城下时,刘禅的第三个儿子北地王刘谌主动请缨,想要出城迎敌抵抗,可惜被...
原创 灭... 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至今依旧是一个谜。 根据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许宏的统计,学术界至今已经有44...
原创 中... 中国历史的传统强调的是“董狐直笔”的写作原则,追求“不虚美、不隐恶”,每一段历史都力求真实,详细记录...
原创 故... 在清朝鼎盛时期的京城,清晨总是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晨钟悠扬响起而拉开序幕。阳光温柔地洒落在街巷,...
原创 台...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正是杜月笙本人。与影视剧中那种典型黑帮老大的形象相比,照片中的杜月笙显得眉目清秀,一...
原创 五... 《长沙起义》这段历史,除了程潜和陈明仁的精心策划与谨慎行事、共产党人的冷静果敢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
原创 列...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殖民史常被视作“无上荣耀”,然而对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而言,这段历史却是...
原创 李... 公元912年7月18日的深夜,著名枭雄朱温遭到了自己亲生儿子朱友珪的刺杀,随他一同被杀的还有后梁帝国...
原创 沙... 提到西方历史,罗马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继承了凯撒的位置,成为了罗马的第一任皇...
原创 南...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敬请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方便地获取我们今后的文章,也能参与到更多讨论和分...
原创 1... 皇太极,作为大清帝国的实际创立者,一直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尽管他为清朝建立和巩固了强大的基础,但...
原创 吴... 吴敬中在天津解放前,乘坐飞机逃离了现场。无论他是因畏战而逃,还是另有特殊使命,都已无关紧要。我们只需...
原创 中... 清朝早期最大的挑战,其实还是来自准噶尔汗国。虽然康熙帝曾三次亲自西征,成功消灭了噶尔丹,但准噶尔汗国...
原创 解... 在光鲜亮丽的社交圈中,朱仙美曾被视为众人艳羡的对象,她那奢华的生活方式和如同“土皇帝”般的显赫地位使...
原创 1... 1947年2月的一天,正在狱中的杨虎城突然见到一伙人闯进来,强行带走了自己的妻子谢葆真。 入狱多年,...
原创 本...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治理由人主导,朝廷权力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许多时候,统治者常常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