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建成为何会输给李世民?当他交好李渊嫔妃时,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迪丽瓦拉
2025-09-23 00:31:53
0

一、才华之论

唐朝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最终为什么会输给秦王李世民?简言之,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

其一,李建成的才华不如李世民!这个问题,不需要过多解释。李世民的确是个令人敬畏的存在,单凭他一人之力,便攻占了大唐三分之二的疆域,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由名将李靖所打下。相比之下,李建成似乎始终处于李渊的庇护下,很少有机会表现出过人之处。

然而,我必须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才华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如果诸葛亮没有出山辅佐刘备,他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豪。而韩信如果没有得到刘邦的提拔,可能一辈子也只能是个无名的将领。李世民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他当时是太子,可能也只是忙于日常琐事,如筹集军粮之类的工作,而无法做出那些出类拔萃的功绩。

李世民能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屡次战胜强敌,赢得一战擒双王的美誉,实则依靠的并非单纯的勇猛,而是战略上的耐心与精明。在两军对峙时,李世民总是谨慎行事,不急于求战,像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消耗战。等敌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时,他便精准把握机会,身先士卒,一鼓作气迅速瓦解敌军。显然,这种战略战法依赖于不必为自己的军粮问题担忧,才能消耗对方的力量。那谁在背后为李世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军粮呢?无疑是李渊和李建成父子。

因此,才华的比拼实际上还要看所处的环境。太子的角色历来是个充满内外压力的位置,既要讨好父皇,又要提防兄弟的竞争。在这种双重夹击下,李建成很难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再说,若有光辉的功绩,往往都被归功于皇帝,而一旦出现失误或失败,则完全是自己的责任。因此,所谓的“才华比较论”其实是事后诸葛亮的推论而已。

二、心狠之论

其二,李建成不如李世民“狠”。这一点特别指的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杀了李建成的这一事件。然而,我依然想提出不同的看法。若问题能够通过谈笑间解决,那还需要展现所谓的“狠”吗?大多数人恐怕会认为:若能谈笑间使敌人灰飞烟灭,那是一种超凡境界;而显露狠意,又算得了什么?这未免太低级。

的确,问题的关键是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前,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巨大的优势地位,甚至有可能通过谈判轻松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若不是迫于压力,也未必需要做出如此狠绝的举动。换句话说,李建成在那时的确具备优势,若不是由于李世民被其压迫到无路可走,李世民也不会选择以“狠”来反击。

事实上,这种“狠”恰恰是李世民的生存本能。在充满竞争的皇位争夺中,懦弱的人根本无法坚持到最后。就算是再儒雅的公子,如果面对生死存亡的困境,恐怕也会不得不变得更加冷酷无情。李世民的“狠”实际上是为生存所迫,而非出于本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建成最终败给李世民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一句话中找到答案:政治的关键是结交更多的朋友,减少敌人。李建成正是在这点上败北,失去了广泛的支持,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彻底失败。

三、张婕妤与尹德妃

在李世民大获全胜,征服王世充和窦建德,成功夺取洛阳后,李渊异常兴奋,认为大唐已经稳固天下。于是,李渊的两位宠妃——张婕妤和尹德妃——也兴冲冲地前往洛阳“劳军”。表面上是去慰问前线,将士们,实际却是借此机会挑选那些财宝和土地。

李渊心里明白,这两个妃子不过是以劳军的名义,去洛阳“捞取”私利罢了。他毫不犹豫地允许她们去,毕竟他自认为天下已经稳握在自己手中。然而,李世民并没有放任她们如愿,而是将洛阳的财宝进行严格登记,宣称所有的财物都已上交政府库存。面对这一冷遇,张婕妤和尹德妃显然不满,开始对李世民心生怨恨。

张婕妤更是不依不饶,盯上了洛阳一块上等的土地,要求李世民将其赐予自己。然而,李世民却表示,这块土地已经奖给了李神通——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两位妃子此时彻底不满,回到长安后便开始向李渊诉苦,指责李世民对她们的不尊重,甚至质疑李世民对李渊的态度。李渊听后大为震怒,立即训斥了李世民一番。此事无疑加剧了李世民与两位妃子之间的矛盾,而李建成与李元吉则选择与她们结好,成了她们背后的支持者。

看似李世民在这一事件中吃了亏,但事实上,他的做法是极为精明的。两位宠妃虽然在李渊面前颇有权势,但并不具备足够的家族背景。她们只是凭借李渊的宠爱才有了一定的权力,而她们此时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已得罪了许多人,包括李神通所在的关陇贵族圈。

四、结局已定

李建成、李世民以及李元吉的母亲皆为窦氏,而窦氏的家族在唐朝建立之前,已经是顶尖的关陇贵族。尽管窦氏已于613年去世,但其家族的势力依然强大,甚至在李渊登基后,李渊也并未为窦氏另立皇后,因为他明白,立皇后的行为将引发窦氏家族的强烈反对。而且,李渊的三个儿子肯定也不会同意。

李建成之所以选择与张婕妤和尹德妃交好,无非是想争取更多的支持,确保自己顺利继位。然而,这种做法显得极为低级,甚至有些不择手段的嫌疑。相比之下,李世民则表现得更加冷静和理智,他并不依赖于这些表面上的宠爱,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最终,历史已经证明,李世民在权力斗争中不仅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也避免了李建成的种种错误做法。因此,在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建成的失败几乎已经是注定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尽管有着巨大的梦想和坚韧的信念,最终却没有取得成功。正因为如此,许...
原创 埃... 从小,我便了解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每一个文明古国都源自于自己的母...
原创 朱... 自古以来,帝王为了延续自己的血脉,稳固皇族的统治,往往会养育众多后宫,生下许多子嗣,借此壮大家族的力...
原创 明... 明孝宗朱佑樘于1505年5月因病去世,年仅38岁。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男女平等”和...
原创 杨...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同时她也是李隆基儿子的妻子。李隆基虽然拥有三千佳丽,且本身性情风流...
原创 秦... 泰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它比现今的时代晚了约15年便灭亡,但它对后来的中国国家形态...
原创 慈... 清朝末期,国家步履蹒跚,固守旧有的体制和政策,反观西方国家却经历了科技的迅速飞跃,新的思想与技术在交...
原创 司... 《三国志》上有一则令人深思的故事,细细品味之后,似乎更能感受到其中的复杂与微妙: 西晋建立后不久,晋...
原创 蜀... 263年,邓艾大军压境,逼近成都城下时,刘禅的第三个儿子北地王刘谌主动请缨,想要出城迎敌抵抗,可惜被...
原创 灭... 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至今依旧是一个谜。 根据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许宏的统计,学术界至今已经有44...
原创 中... 中国历史的传统强调的是“董狐直笔”的写作原则,追求“不虚美、不隐恶”,每一段历史都力求真实,详细记录...
原创 故... 在清朝鼎盛时期的京城,清晨总是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晨钟悠扬响起而拉开序幕。阳光温柔地洒落在街巷,...
原创 台...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正是杜月笙本人。与影视剧中那种典型黑帮老大的形象相比,照片中的杜月笙显得眉目清秀,一...
原创 五... 《长沙起义》这段历史,除了程潜和陈明仁的精心策划与谨慎行事、共产党人的冷静果敢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
原创 列...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殖民史常被视作“无上荣耀”,然而对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而言,这段历史却是...
原创 李... 公元912年7月18日的深夜,著名枭雄朱温遭到了自己亲生儿子朱友珪的刺杀,随他一同被杀的还有后梁帝国...
原创 沙... 提到西方历史,罗马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继承了凯撒的位置,成为了罗马的第一任皇...
原创 南...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敬请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方便地获取我们今后的文章,也能参与到更多讨论和分...
原创 1... 皇太极,作为大清帝国的实际创立者,一直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尽管他为清朝建立和巩固了强大的基础,但...
原创 吴... 吴敬中在天津解放前,乘坐飞机逃离了现场。无论他是因畏战而逃,还是另有特殊使命,都已无关紧要。我们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