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建成为何会输给李世民?当他交好李渊嫔妃时,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迪丽瓦拉
2025-09-23 00:31:53
0

一、才华之论

唐朝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最终为什么会输给秦王李世民?简言之,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

其一,李建成的才华不如李世民!这个问题,不需要过多解释。李世民的确是个令人敬畏的存在,单凭他一人之力,便攻占了大唐三分之二的疆域,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由名将李靖所打下。相比之下,李建成似乎始终处于李渊的庇护下,很少有机会表现出过人之处。

然而,我必须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才华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如果诸葛亮没有出山辅佐刘备,他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豪。而韩信如果没有得到刘邦的提拔,可能一辈子也只能是个无名的将领。李世民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他当时是太子,可能也只是忙于日常琐事,如筹集军粮之类的工作,而无法做出那些出类拔萃的功绩。

李世民能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屡次战胜强敌,赢得一战擒双王的美誉,实则依靠的并非单纯的勇猛,而是战略上的耐心与精明。在两军对峙时,李世民总是谨慎行事,不急于求战,像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消耗战。等敌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时,他便精准把握机会,身先士卒,一鼓作气迅速瓦解敌军。显然,这种战略战法依赖于不必为自己的军粮问题担忧,才能消耗对方的力量。那谁在背后为李世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军粮呢?无疑是李渊和李建成父子。

因此,才华的比拼实际上还要看所处的环境。太子的角色历来是个充满内外压力的位置,既要讨好父皇,又要提防兄弟的竞争。在这种双重夹击下,李建成很难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再说,若有光辉的功绩,往往都被归功于皇帝,而一旦出现失误或失败,则完全是自己的责任。因此,所谓的“才华比较论”其实是事后诸葛亮的推论而已。

二、心狠之论

其二,李建成不如李世民“狠”。这一点特别指的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杀了李建成的这一事件。然而,我依然想提出不同的看法。若问题能够通过谈笑间解决,那还需要展现所谓的“狠”吗?大多数人恐怕会认为:若能谈笑间使敌人灰飞烟灭,那是一种超凡境界;而显露狠意,又算得了什么?这未免太低级。

的确,问题的关键是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前,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巨大的优势地位,甚至有可能通过谈判轻松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若不是迫于压力,也未必需要做出如此狠绝的举动。换句话说,李建成在那时的确具备优势,若不是由于李世民被其压迫到无路可走,李世民也不会选择以“狠”来反击。

事实上,这种“狠”恰恰是李世民的生存本能。在充满竞争的皇位争夺中,懦弱的人根本无法坚持到最后。就算是再儒雅的公子,如果面对生死存亡的困境,恐怕也会不得不变得更加冷酷无情。李世民的“狠”实际上是为生存所迫,而非出于本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建成最终败给李世民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一句话中找到答案:政治的关键是结交更多的朋友,减少敌人。李建成正是在这点上败北,失去了广泛的支持,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彻底失败。

三、张婕妤与尹德妃

在李世民大获全胜,征服王世充和窦建德,成功夺取洛阳后,李渊异常兴奋,认为大唐已经稳固天下。于是,李渊的两位宠妃——张婕妤和尹德妃——也兴冲冲地前往洛阳“劳军”。表面上是去慰问前线,将士们,实际却是借此机会挑选那些财宝和土地。

李渊心里明白,这两个妃子不过是以劳军的名义,去洛阳“捞取”私利罢了。他毫不犹豫地允许她们去,毕竟他自认为天下已经稳握在自己手中。然而,李世民并没有放任她们如愿,而是将洛阳的财宝进行严格登记,宣称所有的财物都已上交政府库存。面对这一冷遇,张婕妤和尹德妃显然不满,开始对李世民心生怨恨。

张婕妤更是不依不饶,盯上了洛阳一块上等的土地,要求李世民将其赐予自己。然而,李世民却表示,这块土地已经奖给了李神通——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两位妃子此时彻底不满,回到长安后便开始向李渊诉苦,指责李世民对她们的不尊重,甚至质疑李世民对李渊的态度。李渊听后大为震怒,立即训斥了李世民一番。此事无疑加剧了李世民与两位妃子之间的矛盾,而李建成与李元吉则选择与她们结好,成了她们背后的支持者。

看似李世民在这一事件中吃了亏,但事实上,他的做法是极为精明的。两位宠妃虽然在李渊面前颇有权势,但并不具备足够的家族背景。她们只是凭借李渊的宠爱才有了一定的权力,而她们此时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已得罪了许多人,包括李神通所在的关陇贵族圈。

四、结局已定

李建成、李世民以及李元吉的母亲皆为窦氏,而窦氏的家族在唐朝建立之前,已经是顶尖的关陇贵族。尽管窦氏已于613年去世,但其家族的势力依然强大,甚至在李渊登基后,李渊也并未为窦氏另立皇后,因为他明白,立皇后的行为将引发窦氏家族的强烈反对。而且,李渊的三个儿子肯定也不会同意。

李建成之所以选择与张婕妤和尹德妃交好,无非是想争取更多的支持,确保自己顺利继位。然而,这种做法显得极为低级,甚至有些不择手段的嫌疑。相比之下,李世民则表现得更加冷静和理智,他并不依赖于这些表面上的宠爱,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最终,历史已经证明,李世民在权力斗争中不仅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也避免了李建成的种种错误做法。因此,在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建成的失败几乎已经是注定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
“演讲”:拓宽李大钊思想研究的... 侯且岸 我在多年的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发现:“演讲”是展示李大钊思想和学识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视的环节。...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在后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它突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等级区分,开启了草根阶层...
原创 韦...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极为宠爱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肆意妄为,甚至一度差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原创 李...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儿在游戏中是一个法师刺客类型...
原创 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而曹魏作...
原创 历... 看过《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无不对李卫那近乎传奇的经历深感佩服。他的聪明、灵活和对雍正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