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532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曾在政府与军队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的老将军,他数次向中央提出辞职,但无论首长如何劝说,他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小平同志对这位将军非常欣赏,甚至摇头感叹:“人民军队中,有两个人是惹不起的!一个是彭老总,另一个就是你。”小平同志不仅是八十年代的中央领导核心,更是中央军委主席,他所说的这位“惹不起”的将军,究竟是谁呢?
这位将军正是开国上将张爱萍。张爱萍出自彭老总的部队,可见他“惹不起”并非偶然。在红军时期,彭德怀是红三军团的创建者与主要指挥员,而张爱萍则是三军团的干部。两人性格都非常刚烈,脾气火爆。记得有一次部队作战损失惨重,彭德怀十分心痛。见张爱萍回到部队,他气愤地反话批评道:“你们怎么不都死在阵地上!”如果是普通将领,面对这样严厉的训斥,往往会忍气吞声,但张爱萍却毫不示弱,直言回击:“你以为我愿意活着回来?”这番话,恰恰突显了张爱萍那股不服输的倔强与勇气。
这位性格刚烈的将军,后来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解放了江山岛和大陈岛,最终成为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之一。小平同志在说“惹不起”彭老总和张爱萍时,实际上是在调侃两位“倔脾气”师徒。事实上,毛主席也曾对张爱萍有过类似的评价,称他“喜欢犯上”。然而,尽管张爱萍脾气倔强,但建国后,毛主席还是把许多重要的军工科技工作交给他,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的领导工作,这也充分反映了毛主席对他的极高评价。十大元帅中的叶剑英曾形容张爱萍“浑身带刺”,这同样是对他个性的一种褒扬。
小平同志对彭德怀和张爱萍的欣赏可见一斑。五十年代末,彭老总遭到错误批判,直到他1974年病逝时也未能恢复名誉。彭德怀一生战功赫赫,深为人民忧国忧民,邓公对庐山会议上的事情心存不满,1977年复出后,他着力推动纠正历史错误,并要求为长期蒙冤的彭老总平反。终于,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彭德怀的冤屈得到了妥善解决。之后,小平同志亲自为彭德怀的追悼会致悼词,深情怀念这位老战友。
而对于张爱萍,邓公更是大力重用。在小平同志成为领导核心后,张爱萍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国务委员以及中顾委常委等重要职务,显示了中央对他的高度信任。在此期间,张爱萍因为年事已高,且考虑到国家需要培养新一代领导人才,曾三次提出辞职。然而,邓公每次都予以拒绝,坚定表示:“干部年轻化是大趋势,但仍然需要像张爱萍这样德才兼备的老将来稳阵。”面对这种情况下的坚持,邓公曾称张爱萍“惹不起”,用以形容他倔强且不可动摇的个性。
张爱萍虽然年纪渐长,但性格中的火爆脾气依然未改。即便在国内“惹不起”,在国外,他也毫不示弱。1984年夏,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访美。在与美国官员讨论核不扩散问题时,双方发生了激烈争执。张爱萍不满美国副国务卿达姆的态度,当场愤怒斥责,并将一份不合理的文件扔到了对方身上。美国人习惯以软弱应对,却被张爱萍的直率与强硬吓得愣住了。经历这番教训后,美国方面对张爱萍态度大变,纷纷表示愿意与中国继续开展军事合作,尽管态度发生变化,但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并未受阻。
2003年7月,93岁的张爱萍将军在北京去世,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国内为人所敬仰,连国外也对他“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