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圣元年(695年)正月十五夜,武则天正在寝宫与男宠共享温存,享受着爱情的滋润。
当夜,明堂内却发生了另一番情景。一位名叫薛怀义的男子,头上满是汗水,正带着手下在明堂的地上挖掘一口深坑。坑挖得极为深邃,足有十多米。薛怀义和手下不停挥锹铲土,劳累而专注。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深坑终于完成,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尊佛像放入坑底,周围布置了许多复杂的机关。紧接着,一些人忙碌地架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帐,装饰得如梦如幻,极具视觉冲击力。
与此同时,武则天温存过后,带着她的随扈步入了明堂。当她走近时,薛怀义一声令下,手下开始缓缓拉起佛像,直至将其拉至宫帐下方。此时,佛像的出现仿佛来自地底,带有极大的冲击力。然而,武则天对此并未表现出任何惊讶,目光似乎早已从这突如其来的景象中移开,脸上毫无兴趣的表情更显冷漠。随之,薛怀义又动手在纸上用牛血绘制了一幅二百尺高的大佛像,亲自挂于津桥上,然后迫不及待地找武则天去展示。他自豪地指着这幅画,笑着说:“皇上,您可知道为何这佛像如此鲜红?那是我亲自用鲜血所染!”他期待着武则天的感动与称赞,然而她却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对此发表任何评价。
薛怀义内心愤怒至极,曾为武则天倾尽所有,却在她获得新宠后被无情抛弃。他无法容忍自己的一片深情未能得到回应,心中的怒火愈加熊熊燃烧。
正月十六夜,薛怀义决定采取极端手段。
他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潜入明堂,点燃了明堂的四周,随后匆忙逃离。那夜正值五六级大风,火势被风势助推,迅速蔓延,明堂很快就被烈焰吞噬,化作一片火海。随着火焰冲天,大臣们惊慌失措,焦急地寻找狄仁杰,纷纷向他求助:“宰相,皇上这样做实在不妥,您得劝说她改变。” “是啊,宰相,皇上脾气暴躁,我们不敢上前,唯有您能劝一劝她。” “对,皇上最听您的了。”
武则天,历史上唯一被承认的女皇帝,经历了传奇的一生。
她十四岁便因容貌出众被唐太宗召入宫中,成为才人。然而,在唐太宗享受过她的宠爱之后,却很快将她忘却,原因是她的父亲早逝,而她被同父异母的兄长玷污,已不再是完璧之身。后来,武则天被冷落多年,直到唐太宗临终,借机抱住太子李治,并让他沉迷于她的爱河,才彻底扭转了自己的命运。唐太宗去世后,太子李治继位,武则天的地位急剧上升,被册封为昭仪,并成功通过宫廷斗争取代了王皇后的位置,最终成为皇后。
不仅在情场上卓有成就,武则天在政治上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她辅佐李治治国理政,逐渐获得了李治和朝廷大臣们的高度认可。最终,她与高宗共同治理国家,创造了历史奇迹。她是唯一一位与皇帝共同听政的女性。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完全掌控了政权,唐中宗和唐睿宗相继沦为傀儡,任由她操控。公元690年,武则天毅然决定放下傀儡的权力,自己称帝,开启了武周时代,打破了历史的常规,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称帝后,武则天的个人生活亦充满争议。
她不再受到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认为自己作为女性可以拥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力与自由。在宫廷生活中,她并未因称帝而有所约束,反而拥有了多个男宠,其中薛怀义便是太平公主赠送给她的宠臣。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深得武则天宠爱。为了掩人耳目,武则天命令他剃发穿上僧袍,将其装扮成僧人,这样一来,他便能自由进出宫禁。而当冯小宝被改名为薛怀义后,他在宫外的白马寺担任住持。
然而,身为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逐渐变得目中无人,仗势欺人,甚至公然挑战朝廷官员。右台御史冯思勖不畏权势,多次向武则天上奏,揭露薛怀义的种种不当行为。尽管武则天对此不予惩罚,反而私下安慰薛怀义,称冯思勖所言不过是对他的一番告状,薛怀义依然心生怨恨,开始寻找机会报复。
正月十五之后,薛怀义决定采取更为极端的行动来报复武则天。
他心中的怒火不断积累,直到元宵节那天,他在明堂内纵火焚烧,结果引发了大规模的火灾。这场火灾导致了整个明堂被烧毁,也使得武则天的形象大为受损。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甚至开始担心武则天的威信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因为这场大火而改变自己的决策,她依然保持着冷静和果断。她甚至亲自为薛怀义的过错作出了处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薛怀义被几名全副武装的宫廷卫士带走,最终在洛河边被斩首。
尽管薛怀义的死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结束,但它也让武则天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她深知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充分展示了她在政治上的智慧和老练。
然而,随着事态发展,武则天逐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男宠的管理上。
她希望通过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巧妙地将李氏家族对武家的仇恨转嫁出去,为武家后代争取更多的时间。最终,李显发动了神龙政变,成功夺回了权力,但对于武则天的亲信和亲族却放过不予追究。
武则天的政治手腕,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她不仅能够巧妙应对朝中的权力斗争,还能在个人生活上游刃有余,最终保持了自己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