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果魏延要挑战五虎上将,他只有可能击败其中一人,而关羽曾无意中透露了这个答案!
提起魏延,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勇猛”二字,其次便是“可惜”。当年,魏延被誉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下最为强悍的将领,拥有极高的战斗力。到了诸葛亮发动北伐的时期,魏延几乎成为蜀军中最为倚重的猛将之一,勇猛异常,战绩显赫。
但因魏延性格暴躁,容易得罪人,尤其是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落得被诸葛亮设计害死的下场,死于自家人手中,令人扼腕叹息。因此,一提到魏延,大家的心情总是夹杂着喜爱与遗憾。许多人甚至认为,当年若非诸葛亮不喜,魏延完全有机会跻身五虎上将之列,只是被排除在外罢了。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多少依据呢?
魏延究竟有没有实力成为五虎上将?若他去单挑五虎上将中的某人,又能否取胜呢?
实际上,网友们的猜测并非毫无根据。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几乎可以说是半公开的秘密。魏延曾历经艰难,协助关羽攻下长沙城,成功归附刘备,原本他对自己能够加官进爵充满期待,但诸葛亮却立刻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诸葛亮认为魏延心怀不轨,且助关羽夺城的行为背叛了忠义,不但不该重用,反而应立即诛杀以儆效尤。幸亏刘备出面调解,才保全了魏延一命,但从此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便已埋下伏笔。
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建议走不同路线攻敌,诸葛亮却不采纳,选择进攻陇右。守卫街亭时,诸葛亮不派出经验丰富的魏延,反而重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北伐首次失败。魏延由此看清诸葛亮不过尔尔,私下煽动同僚对抗诸葛亮,激怒了他。
原文记载,孔明笑言:“魏延素有反心,我知道他常怀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用。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祸害。今其祸已现,可除之。”
魏延的反抗行为触犯了诸葛亮的逆鳞,诸葛亮决定除掉他。在火烧上方谷一役中,魏延幸运未死,随后诸葛亮派马岱潜伏,最终乘机斩杀了魏延。一代勇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于自家人手中。
从二人恩怨来看,诸葛亮确实有不让魏延进五虎上将的主观动机,因为他自始至终都不喜欢魏延。但撇开诸葛亮的偏见,魏延自身能力是否真的能够跻身五虎?
从魏延的战功和表现来看,他完全具备进入五虎上将的实力。更有趣的是,如果魏延真的去挑战五虎上将,他有机会击败其中一人,而这个人正是关羽曾无意中暗示的。
关羽的暗示
刘备封赏五虎上将后,派人前去为关羽授印,听闻自己的封号时,关羽勃然大怒!
原文中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随后拒绝接受官印。
很多人把这段话看作关羽的傲慢表现,但本文认为,关羽的反应并非单纯出于骄傲。试想,关羽为何如此轻视黄忠?为何对黄忠被列入五虎上将的任命如此强烈反弹?
按理说,黄忠虽年迈,但战斗力依旧不可小觑。关羽攻打长沙时,曾多次与黄忠正面交锋,均未能取胜,甚至在黄忠施展弓箭时败下阵来。可见黄忠的综合战斗力甚至超过了关羽。
而且黄忠在定军山之战中斩杀曹军名将夏侯渊,功勋卓著,完全有资格入选五虎上将。既然如此,关羽为何反对?
关羽的反感,并非针对黄忠个人的战斗力,而是他心中有更合适的人选,而这个人,正是魏延。
当年关羽在诸葛亮面前夸下海口,说仅凭五百校刀手就能攻下长沙,结果因黄忠战力强劲而迟迟未能攻城。幸亏魏延挺身而出,打开城门,助关羽取胜,替他挽回了颜面。
关羽因此对魏延十分欣赏。刘备到来后,关羽也极力推荐魏延给他。二人性格相近,都轻视士大夫而重视士卒,这使得他们关系更为亲近。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关羽对魏延的认可日益加深。后来听闻魏延被排除在五虎上将之外,关羽爆发怒火,表面上是为黄忠鸣不平,实则是为魏延抱不平。
魏延到底有没有实力击败黄忠呢?让我们看看以下几件事。
魏延挑衅黄忠
刘备攻打益州时,刚带来仅有魏延和黄忠两员知名将领。作战过程中,二人竟争功争得不可开交。
当时刘备任命黄忠去攻打泠苞、邓贤,命令已发出,但魏延却突然反对,理由简单:黄忠年纪大,不适合高强度前线作战,建议刘备撤回命令,由自己替代。
三国时代,五十岁已属高龄,黄忠六十多岁仍活跃一线极为罕见,刘备对此也开始动摇,认为魏延说得有理。眼见刘备即将改口,黄忠愤怒不已,直接怒斥魏延,并提出单挑。
黄忠怒曰:“你说我老,敢与我比武么?”魏延答:“就在主公面前当面比试,赢了便由谁去怎么样,如何?”
面对黄忠的挑战,魏延不仅不退缩,反而迎战挑衅,显露了极大的自信。显然,魏延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与黄忠一战。
不可否认,黄忠年轻时战力强劲,但年事已高,随着年龄增长战斗力必然下降。魏延正值壮年,实力渐强,胜算也因此逐渐增大。
诸葛亮的疑虑
庞统死后,诸葛亮率军增援。当时黄忠与李严交战,李严虽为文官,却武艺不俗,黄忠一时难以压制。
正当黄忠欲继续奋战时,诸葛亮却命令鸣金收兵。
原文记载:黄忠与李严交战数十合,胜负难分。黄忠问孔明为何收兵,孔明答:“我已看出李严武艺不可强取。”
黄忠还想再战,但诸葛亮认为李严不可轻敌。实则李严武功并非顶尖,诸葛亮这话更多是为黄忠留面子,因为黄忠年迈,已难胜敌。
赵云的质疑
汉中之战,面对曹将张郃,诸葛亮让黄忠出战,却遭到赵云的公开质疑。
赵云谏言:“张郃亲自犯葭萌关,若守关不稳,益州危矣。何故让两位老将抵御大敌?”
平时赵云对诸葛亮极为尊敬,关羽张飞联手对抗诸葛亮时,他也未质疑。但此次他当众提出异议,显见其确实担忧黄忠难以胜任。
更何况,赵云当年三十回合内击败张郃,如今却担忧黄忠不敌,足见他对黄忠的看法已极为低估。
结语
综上所述,关羽对黄忠的反感,实际上是在为魏延鸣不平。刘备、诸葛亮、赵云对黄忠战力的疑虑也说明了黄忠实力下滑的事实。因此,若让魏延挑战五虎上将,他最有可能击败的正是黄忠。
魏延本是五虎上将的有力竞争者,只因与诸葛亮关系紧张才被排除,刘备却通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间接弥补了这一遗憾。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