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式“种姓制”:发达的现代日本,为什么仍然有三百万“贱民”?
迪丽瓦拉
2025-09-24 22:32:58
0

1993年6月初,全球的关注焦点集中到了日本东京。那时,日本天皇的皇太子德仁与来自外交官家庭的平民女孩小和田雅子结婚,成为一件轰动一时的新闻。婚礼当天,德仁皇太子和雅子太子妃乘坐着华丽的婚车,沿着街道穿行,面带微笑,向人群挥手致意。车队两旁鲜花簇拥,民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个场面如同童话般美丽,而小和田雅子,也被许多人视作日本版的灰姑娘,成为明治维新后第二位嫁入日本皇室的平民女性。

然而,这种幸福的婚姻并非每个人都能享有。事实上,在日本社会的现实中,等级制度深深地扎根于历史文化之中,这一体系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的运作和发展。尽管小和田雅子作为一个平民女孩成功进入了皇室,但她的例子实在是极少数,更多的人依然生活在等级制度的束缚中。

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

自大化改新时期开始,日本逐步转型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当时的统治阶级把整个社会划分为贵族、武士和平民三个主要阶层。每个阶层都有着固定的社会身份和职责,且这些身份是无法轻易改变的。贵族阶层分为宫内家和华族两大类。宫内家的地位极为显赫,几乎不可挑战,他们代表了日本的最高统治力量。宫内家的成员通常继承权力,掌控日本的政局,而华族的子弟多在背后作为幕僚和辅助角色。

与贵族阶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士阶层,出生在这一阶层的孩子们会学习武士道精神,成为维护秩序、执行上层命令的工具。至于平民阶层,基本上与统治阶级的关系疏远,许多平民甚至连姓氏都不曾拥有,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毫无话语权。即便在1868年后的明治维新,社会发生了许多表面上的改革,等级制度依然没有根本改变。

明治维新后的表面改革

在明治维新过程中,尽管日本政府一再强调“士农工商本质上平等”,并让普通平民可以选择姓氏,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却并非平等。事实上,这一措施更多的是为了方便政府进行税收和人口统计的管理。最令人不满的是,日本政府还在平民之下设立了一个“贱民”阶层,这些人多生活在乡村地区,是日本社会中的最低层。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贱民群体成为了普通平民的替罪羊,遭受了长久以来的压迫和歧视。

这种等级制度与印度的种姓制度相似,具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神化统治阶级的权力,二是维持社会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平民和贱民生活依然处于压迫之中,根本无法享有平等的权利。

军队中的等级制度

随着日本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种社会等级制度也深刻影响到军队。大量来自平民和贱民的士兵被征召入伍,成为底层士兵,而武士家族和贵族阶层的子弟则往往能轻松升任军官。这种社会阶级的深刻划分,在日本军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军官佩戴的武士刀,不仅象征着他们的军事职务,也是他们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实际的军队生活中,等级制度的差距也体现在了食物、待遇和日常生活中。平民士兵只能吃简单的饭团和咸菜,而武士和贵族出身的军官们则能享受西餐如葡萄酒、牛排等美味佳肴。更为残酷的是,军官们在军队面临困境时,通常会抢夺有限的食物资源,不与士兵共患难,导致许多士兵因饥饿或疾病死于战场。而这些底层士兵的怒火,则常常转向与他们同属低阶层的“贱民”士兵及非本岛士兵(如朝鲜人、琉球人和台湾人)。

战后社会改革与其局限性

1945年,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战败,曾经在军队中威风凛凛的军官和士兵失去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此时,裕仁天皇前往美军司令麦克阿瑟的官邸,提出一个令人意外的请求:希望保留日本的贵族阶层。尽管麦克阿瑟希望日本能够彻底民主化,保留贵族阶层显然不符合美国的目标,最终裕仁天皇仅能要求保留皇室成员的贵族身份,而华族和武士阶层的成员则一律被划为平民。

然而,即使在表面上废除了这一等级制度,社会中的不平等依然根深蒂固。尤其是那些曾经属于贱民阶层的人,他们即便在战后获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仍然面临着歧视和排斥。许多当时拥有“贱民”姓氏的人,在如今的日本社会中依然处于边缘地位,他们在就业和社会交往中遭遇到极大的困难。

现代日本的隐形阶级歧视

尽管表面上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上貌似不存在显而易见的阶级分化,但阶级歧视依然存在。根据统计,今天仍然有300万人使用贱民姓氏,而这些人几乎始终与主流社会保持距离。企业在招聘时,尽管表面上看似在以能力为标准,但实际上,姓氏仍然是一个潜规则,许多拥有贱民姓氏的人被排除在外。

此外,尽管华族和武士的子弟已经沦为平民,但社会上仍然流传着对这些姓氏的某种偏爱,尤其是在婚姻和家庭方面,这也反映了日本社会依旧未能完全摆脱等级的痕迹。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困境,让日本的社会形态看似现代化,但其实仍然蕴藏着许多陈腐的等级思维。

总的来说,虽然日本在二战后进行了许多社会改革,废除了许多传统的等级制度,但历史遗留下来的阶级偏见依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延续。与中国在经过深刻的社会革命后实现平等相比,日本的社会变革似乎并未彻底打破封建等级的束缚。如果日本社会不敢勇于面对并彻底改变这种隐形的阶级分化,那么平等的梦想或许依然只是遥不可及的幻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荆... 公元前227年,秦国都城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约15里处)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
原创 司... 本文为正聊三国“浅阅晋史”系列第九篇。 本文的重点在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的具体表现。 在正始元年...
原创 杨... 北周灭北齐,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方实现了统一,隋朝完成了内部整合。接下来,隋朝的目标便是南方的陈朝。...
原创 “... 在古代历史中,提到五虎将,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也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位...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
原创 襄... 襄樊之战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牌一样。 这一战失...
原创 得... 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大将潘璋所杀,享年五十八岁。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而蜀汉...
原创 刘... 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为他报仇,最后被一个年轻人烧得痛快,这件事不仅影响了...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方寸铜元里的共和印记在中国近代钱币史上,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种。这...
原创 成...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一直是备受争议和热议的焦点人物。他不仅被誉为蒙古帝国的奠基者...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到太监,有时甚至搞得宫里鸡犬不...
原创 小... 8月15日,这一天对于亚洲许多国家来说,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70多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
原创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原创 原...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家喻户晓。但成吉思汗同时...
原创 隋... 隋唐交替的历史充满了动荡与冲突,其中有三个人物不容忽视:杨玄感、李密和李渊。他们都出身于贵族家庭,正...
原创 三... 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许多人开始了各自的奋斗历程,希望能够在这乱世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
原创 明... 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有特定的安葬地点,以供后人祭奠和纪念。明朝的皇帝们大多数都被安葬在闻...
原创 钟... 钟会是否是大魏的忠臣,这个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虽然历史上有不同的解读,但关于他是否有谋反的行为,至今...
原创 袁... 公元199年,东汉末期的中国,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战火不断,四分五裂的局势使得国家的生存岌岌可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