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世界地图看德国,总觉得它的位置有点“拧巴”。
东边挨着波兰、捷克,西边是法国、荷兰,南边靠奥地利、瑞士,北边连丹麦和波罗的海。
这种“被一圈国家围着”的感觉,连“德国”这两个字的叫法都透着点不一样。
德国人自己叫祖国“德意志兰(Deutschland)”,法国人偏叫“阿勒马尼亚(Allem.agne)”,英国人喊“日耳曼尼亚(Germ.any)”,大鹅说的词里带着“外国人”的意思,波兰、捷克这些周边国家更直接:“那些说话咱听不懂的人”。
光是德语、法语、英语、鹅语里,“德国”就有四种写法。
世界上大多国家的名字,在主要语言里都差不太多,德国这情况,少见得很。
有网友说:“连名字都这么多说法,像它的位置,想安安稳稳过日子,难。”
大家聊起德国没成世界.级大国,说法挺多。
有人说德国“起晚了”。19世纪末的时候德国才攒成一个统一国家,那时候世界早被英法这些国家分完了。殖民地被抢光,能赚.钱的市场也被占满了。
像宴席快散了才上桌,想夹口菜,旁边人肯定不乐意。
一战前德国的工厂、人口都比英法多,不过殖民地只有法国的四分之一,英国的十三分之一。“德国想抢块地盘,结果被一群人按住了”。
也有人说它“打错了算盘”。以前有个叫俾斯麦的首相,靠着“不得罪人”的法子让德国慢慢起来了。
后来换了统治者,非要跟英法俄对着干,一战打输了;过了二十年,又想把整个欧洲都攥在手里,结果被美苏英一起按住,二战又输了。
这两回打完,德国的地盘少了三分之一还多,部队都被盯着。现在德国没有核武.器,美军还在境内驻扎,想再“硬气”也没底气。
还有人聊到欧盟:“德国想借着欧盟当‘隐.形大国’,不过又舍不得往外掏钱。”
有人拿咱们国家的广东比,广东每年赚的钱,一大半上交帮别的地方,德国在欧盟里,拿出来补贴中东欧的钱,还不到自己GDP的0.7%。
结果呢?中东欧的年轻人都跑德国找工作,市场被德国的东西占了,自己却没得到多少支持。
欧盟里的矛盾越来越多,“想靠这个成大国,难”。
德国没成世界.级大国,不是哪一个原因说了算,是“天生的位置”和“后来的选择”拧在一起的结果。
它生在欧洲正中间,历史上就常成“战场”。英法俄奥谁闹矛盾,都可能在德国的地盘上开打。
以前叫“神圣罗马帝国”的时候,德国被分成几百个小邦国,自己人跟自己人斗了上千年;
好不容易统一了,周边大国又盯着,“想好好发展,总有人盯着你;想抢地盘,一群人就来拦”。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么输的。
它统一的时间也晚。当英法在全世界抢殖民地、美国在美洲拓地盘的时候,德国还在“散装”状态。
等1871年终于凑成一个国家,能抢的地方早没了。就像别人都把好处分完了,它才来,“想分一杯羹,难”。
关键是,好几次选的路都偏了。
俾斯麦靠着“不得罪人”让德国站稳了,后来的人偏要“硬碰硬”;两次想靠打仗抢地盘,结果把自己打没了底气。
现在想借着欧盟往前挪,又舍不得帮衬别人,自然拧不成一股劲。
现在的德国更难了。国际上早有个共识:“不能让欧洲出现一个没人能管的德国”。
两德合并的时候,德国跟英法保证“现在的地盘就是所有地盘”,加上有五常盯着、美军驻扎,想再扩地盘,基本没可能。
德国没成世界.级大国,是它那“被一圈国家围着”的位置、统一得太晚没赶上好时候,还有历史上几次选错路,凑在一起的结果。
它不是没本事,只是从地理到历史,从时机到选择,都没给它成为“世界.级大国”的机会。这大概就是现实里多种因素拧在一起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