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唯一记载“武王伐纣”的文物,仅存33个字,被评为“镇国之宝”!
迪丽瓦拉
2025-09-26 07:02:07
0

什么样的文物才能被誉为“镇国之宝”?或许是那些如金缕玉衣般,用精致的玉片和金丝巧妙缠绕,展现出极致的奢华与美丽;又或是像越王勾践剑那样,经历千年风雨依旧锋利无比,能轻松割铁如泥……

然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确实有一件被誉为“镇国之宝”的文物,它初看上去平凡无奇,甚至有些粗糙。与其他那些造型精美、气势磅礴的青铜器相比,这件被称为“第一青铜器”的“西周利簋”,体积甚至不到其他器物的三分之一,显得格外小巧。

那么,是什么让这件看似简单的青铜器变得如此重要?仅凭上面刻着的三十三个铭文,就让它被称为“第一青铜器”吗?利簋究竟藏着什么深远的秘密?

“簋”是一种独特的器物,它的形状是内圆外方,口部呈圆形,而底部则是方形的,通常还会配有两只或四只耳形装饰。在商周时期,簋常常作为祭祀器具,盛放祭祀所用的五谷,通常与用于盛肉食的鼎一起使用。

在商周时期,祭祀的礼仪非常严谨,天子的礼制要求使用九鼎八簋,诸侯则用八鼎七簋,而地位较低的士大夫只能使用三鼎二簋。作为祭祀中的必备器具,青铜簋的数量和重要性在考古发掘中并不少见。例如,曾侯乙的大墓就出土了一整套青铜簋。

然而,利簋与其他青铜簋相比,初看之下显得极为普通,甚至有些不引人注目。1976年,陕西临潼的一处青铜器地窖中,考古学家们小心翼翼地挖掘出这件簋。它的体积并不大,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约7.95千克,差不多和一张A4纸的大小差不多。其外形古朴典雅:圆口垂腹,两边有兽形重耳,底座是方形的。簋的腹部和底座上饰有大规模的云雷纹,而两面中央则分别镌刻着兽面纹和夔纹,显得古老、庄严且带有某种神秘的威慑感。

最初,这件青铜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它的造型与西周时期的其他青铜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因体积较小而显得有些局促。与它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件较大的簋,以及其他青铜器、兵器和车马饰品,都是西周晚期的文物。因此,大家初步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礼器,属于当时某个家族的象征物。

但是,当清理掉簋底部的泥土后,三十三个字迹清晰可见。这些铭文让所有人震惊,尤其是铭文开头的“征商”二字。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足以让整个考古界为之沸腾。

铭文中的“珷”字,音同“武”,它实际上代表了“武王”这两个字的合体。在商代,人们常将商王的名字合并成一个字用于铭文,周代的青铜器中也多次出现“珷”字,代表着周武王姬发。因此,这些铭文成为了牧野之战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发现关于武王伐纣的铭文,也首次为牧野之战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牧野之战,作为西岐与商朝命运的决定性战役,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尽管它在史书中有详细记载,但由于缺乏实物证据,长时间以来牧野之战的真实性一直未能得到确认。直到利簋的出土,历史学家才终于找到了可以验证这一历史事件的实物证据。

关于武王伐纣的时间,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最早的推算来自西汉时期的刘歆,他根据天文数据推算出牧野之战应发生在公元前1122年。近代学者如梁启超则认为是公元前1027年,而日本天文学家则提出的是公元前1066年。时至今日,关于武王伐纣的年份至少已有44种不同的猜测。

然而,随着利簋的出土,这个长久未解的谜团终于迎来了线索。在1976年,陕西临潼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发掘出的利簋底部铭文中,赫然出现了“征商”这一文字,这一刻证明了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的确曾真实发生。更令人震惊的是,利簋铭文中的“甲子朝”和“岁鼎”也让历史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这场战斗的具体时间。

根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牧野之战发生在甲子日的早晨,而利簋铭文中的“甲子”与这一记载完美吻合。此外,铭文中的“岁”字指代木星,符合当时周人对于吉兆的理解。可以说,这些铭文提供了完整的天时地利,几乎验证了牧野之战的每一个细节。

最后,利簋作为见证历史的唯一文物,已被列入国家禁止出国展览的六十四件文物之一。它的铭文,揭开了三千多年历史的迷雾,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那个影响深远的历史瞬间。正因如此,利簋被视为“镇国之宝”,并且名副其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战歌到国歌,这堂“大师课”带... 在聂耳逝世90周年之际,国歌展示馆于近日举办“为国而歌”大师课第六讲 《起来,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
原创 杨...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越过了“三八线”,开始对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军发起全面进攻,朝鲜战争...
原创 湖... 在历史的书页中,秦始皇一直被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暴君,他统一六国后的种种行为,常常与“残忍”两字挂钩...
原创 九... 周恩来与毛主席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可谓是一对黄金搭档,二人之间的合作相辅相成,意义深远。作为毛主席的得力...
原创 他... 曾秉正,作为大明朝少数几位廉洁无私的清官之一,一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地为百姓谋福利。他行事一丝不苟,...
原创 享... 秦桧完全没有预料到,临终时,最亲密的上司赵构竟然狠狠地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公元1155年10月...
原创 泾... Certainly! Here's the rewritten version of the art...
原创 邻... 元朝末期,淮北一带饱受大旱灾的困扰,然而,元朝当局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应对措施,反而继续加重了对百姓...
原创 北...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北宋无疑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朝代。无论是文化成就、经济繁荣,还是社会制度,北...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实施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本端推出“习近平在浙江的...
原创 这... 《——·前言·—— 战火纷飞,枪声震耳欲聋。就在这片被硝烟覆盖的大地上,有一个坚定的身影,站在战...
原创 三... 在三国那段动荡的历史时期,天赋异禀的少年英雄们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虽同样聪明过人,却因时代...
原创 清... 《——·前言·——》 伦柱,这位被誉为清朝的“铁帽子王”,其家族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在外人眼中...
原创 光...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晚期举足轻重的权力人物,可谓是当时政坛上最大的“蛀虫”。在她的阴影中,光绪帝与宣统...
原创 苏...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公开了一项震惊全球的二战绝密计划。原来,在二战期间,苏联曾为日本量...
原创 元... 刘基在成为朱元璋的谋士之后,开始为这位“未来的天子”绘制了一幅详尽的发展蓝图。他深知,若要统一天下,...
原创 他... 龙书金将军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战斗,曾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出生入死,留下了无数可供后人铭记...
原创 靖... 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从宋朝的角度分析靖康之耻。但如果我们将视角转向金朝,便会发现,这场撼动北...
原创 诸... 《头条深一度》 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以便我们能在未来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最新文章,...
原创 对... 在1382年,明朝的皇帝为了加强对官员的掌控,决定对原有的仪鸾司和新设立的拱卫司进行重新整合。将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