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受公孙瓒提携,却在他危难时逃跑,这对同窗的情谊是塑料的?
迪丽瓦拉
2025-09-22 22:31:59
0

刘备与公孙述,这对曾经的同窗好友,他们的友情究竟是纯粹的,还是有些“塑料”?让我们通过一系列事实来深入探讨。

刘备和公孙瓒能够成为同窗,其实有一个共同的背景——他们都是士族阶级的成员。士族,是一种传统的贵族阶层,依靠读书和从政为生,世代相传。虽然刘备的家世看似辉煌,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血统上属于皇族。然而,家族的荣光在他这一代已经消失殆尽,由于父亲早逝,家道早已中落,刘备只能依靠亲戚资助,勉强维持生活。相比之下,公孙家族则处于上升期,尤其是公孙瓒的父亲,他家族声势正在扩大。唯一的遗憾就是公孙瓒的母亲是妾,作为庶长子,公孙瓒没法继承家族的政治待遇。

但幸运的是,士族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刘备15岁时便依靠族人的资助,拜在东汉名臣卢植门下,学习经典儒学。而在同一个时期,公孙瓒也在卢植门下求学,两人因此成为了师兄弟。尽管如此,刘备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或许他更喜欢玩马斗鸡、吹笛子、穿绣衣,时常显得有些纨绔子弟的味道,和他的家族风格颇为相似。而公孙瓒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还在另一位名师刘宽门下深造,专心研究《尚书》与《易经》,积累了更深厚的学术背景。

在学业上的差距,最终也决定了二人的命运走向。经过几年的学习,公孙瓒凭借出色的才学和德行,很快得到了地方太守的赏识,不仅娶了官宦人家的女儿,还顺利步入了仕途。而刘备在“毕业”后并未获得官职,只得重操家传本事,游走江湖。很快,公孙瓒的名声开始流传开来,尤其有一次,他顶替被贬的上司,孤身一人一路护送上司至洛阳,并且决心陪伴上司一同流放,显示了极高的忠诚度和品德。这份真诚最终获得了上天的眷顾,公孙瓒在家乡被举荐为孝廉,步入了仕途的正轨,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当时,辽东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公孙瓒在这一地区展开了连年征战,面对鲜卑、乌桓等民族入侵,以及不断的叛乱,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战场上,他常常身披白袍,骑着白马,率领一支精锐队伍,所向披靡,这也让他得到了“白袍将军”的美名。尽管公孙瓒战功赫赫,但他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未给他带来长久的安稳,战火不断,辽东与幽州依然局势动荡。

这时,刘虞被朝廷任命为幽州刺史,并成为了公孙瓒的上司。刘虞的平叛策略与公孙瓒的武力派完全不同,他主张安抚鲜卑和乌桓。然而,公孙瓒并不认同这一政策,凭借自己的兵力,他与刘虞形成了对立,最终杀死刘虞,独占幽州,开始了割据一方的局面。

这时,刘备依靠自己的人脉和声望,获得了河北豪族的支持,招募兵员并立下战功,参与了镇压黄巾军和张纯的战斗。虽然他因立下战功获得了县尉的职位,但因为与督邮发生冲突,被迫辞职。经过几年的游历,刘备再次在下邳之战中立功,担任了高唐县令。

不久后,刘备所辖的高唐遭遇了民乱,县城被攻破,刘备再次被迫逃亡。此时,刘备决定投奔公孙瓒的麾下。公孙瓒对于这位老同学的到来十分高兴,立即任命他为别部司马。需要指出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情节与实际情况并不一致,例如刘备因公孙瓒的举荐参与讨伐张纯,或是参与讨董之事,实际上,这两人并未有过太多交集。

此时,公孙瓒正面临与袁绍的激烈冲突,而刘备则负责镇守齐地,与田楷共同对抗袁绍。由于战争持续多年,兵员和粮草消耗殆尽,当地百姓深受其苦。然而,公孙瓒在这场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最终失去了在齐地与袁绍抗衡的能力。在这危急时刻,刘备收到陶谦的求救信,决定率军前往徐州增援。曹操的撤退,使得徐州脱离了曹操的控制,陶谦感激刘备,决定将徐州托付给他。

这一举动,让刘备一跃成为了徐州之主,但这一切的背后,实际上并非陶谦因为刘备的仁德,而是陶谦看中了公孙瓒的支持。刘备此时的背后依然是公孙瓒,陶谦显然是将徐州的未来寄托在公孙瓒能为刘备提供军事支持上。

然而,随着公孙瓒在与袁绍的战争中连遭败绩,他再也无力为刘备提供支持。此时,刘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与公孙瓒的关系。在徐州的地位稳固后,刘备不再依赖公孙瓒,而是投靠了曹操,寻求更强大的支持。与其说这是背叛,倒不如说刘备看到了更为现实的选择。

公孙瓒在局势逐渐恶化中,选择了隐退,他在易县修筑了防御工事,囤积粮草,等待局势的变化。但最终,他未能逃过命运的裁决,袁绍攻破了易城,公孙瓒孤立无援,自焚而死,终结了他昔日的辉煌。

此时的刘备,已经成为了徐州的主宰,然而他在公孙瓒的死讯传来后,却并未伸出援手。有人因此批评二人的友情是“塑料”,但实际上,这种解读并不全面。刘备比公孙瓒更加困顿,他本身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死考验。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失去了公孙瓒的支持后,刘备被吕布打得四处流浪,最终只得向曹操投降。

刘备为何放弃公孙瓒而投向曹操?因为在那个时候,曹操才是真正有能力帮助他稳定局势的存在,而公孙瓒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再支持刘备的冒险。历史的风云变幻,曾经的同窗友情也早已随着局势变化而演变成了各自为政的结局。

最终,这对曾经的同窗兄弟,就像两条并行的轨道,注定各自走向不同的命运。尽管刘备最终成功称帝,但他与公孙瓒的友情,仍然留给后人无尽的讨论与思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赊... 赊刀人这个词,有些人或许耳熟能详,有些人却可能完全不知情。那么,赊刀人究竟是个什么行业?其中又隐藏着...
原创 总... 1967年某日,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发生了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会议刚结束的第二天中午,时任总政治部...
原创 历...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淄博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制品 7月17日,记者从淄川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近日正式启动了老爷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原创 私... 帝制中国持续了两千年,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汉代儒家学者的观点来看,这一点对现代人来...
原创 宋... 楔子: 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两位备受推崇的“文臣”,在历史的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第一位是李善...
看得见与看不见:中世纪世界的监... 由 Brewminate 使用 AI 创建的中世纪迁移图像,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
家族珍藏的瑰宝:中华民国元年军... 在重庆市,王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元年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当制钱五十文),这是他从家族长...
原创 小...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532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曾在政府与军队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的老将军...
暑期探馆打卡“热”,这些文物和... 央视网消息:进入暑假之后,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都迎来了客流高峰。在辽宁省博物馆,最近工作日...
原创 日...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塔,经历了百年风云变幻,见证了无数屈辱与痛苦。这座塔就是旅顺的...
原创 朝...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国内革命的胜利已然近在咫尺。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朝鲜劳动党委员金一...
原创 八... 清朝灭亡后,王爷们的生活变化非常显著。曾经十年没吃过涮羊肉的王爷,一口就能辨出味道不对劲,这种变化让...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长子朱标一直是他的心头宝,也是他最信赖的继承人。自幼,朱标便在朱元璋的亲...
原创 如... 作者:燕赵节度使 在讨论鸦片战争中清军败北的原因时,很多观点被提出,比如“英军对清军的胜利是近代军队...
原创 毛... 1958年1月6日,毛主席乘坐专机抵达广西南宁,入住了明园饭店。这次毛主席来到南宁,主要有两个目的:...
致全市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家们的一... 共筑建设基石 守护文化根脉 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及相关单位同仁: 首先,谨向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
原创 黄... 黄埔军校,作为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军事院校之一,培养了无数革命骨干和国家栋梁。许多毕业生,像是党内的著...
为何江西文人在清朝很少参加科举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整整延续了近1300年,期间共产生出700多位状元...
原创 吕... 吕布,这个名震一时的英雄,原是并州牧丁原的义子。在董卓趁朝廷外戚和宦官内斗之际,趁机进京控制朝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