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受公孙瓒提携,却在他危难时逃跑,这对同窗的情谊是塑料的?
迪丽瓦拉
2025-09-22 22:31:59
0

刘备与公孙述,这对曾经的同窗好友,他们的友情究竟是纯粹的,还是有些“塑料”?让我们通过一系列事实来深入探讨。

刘备和公孙瓒能够成为同窗,其实有一个共同的背景——他们都是士族阶级的成员。士族,是一种传统的贵族阶层,依靠读书和从政为生,世代相传。虽然刘备的家世看似辉煌,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血统上属于皇族。然而,家族的荣光在他这一代已经消失殆尽,由于父亲早逝,家道早已中落,刘备只能依靠亲戚资助,勉强维持生活。相比之下,公孙家族则处于上升期,尤其是公孙瓒的父亲,他家族声势正在扩大。唯一的遗憾就是公孙瓒的母亲是妾,作为庶长子,公孙瓒没法继承家族的政治待遇。

但幸运的是,士族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刘备15岁时便依靠族人的资助,拜在东汉名臣卢植门下,学习经典儒学。而在同一个时期,公孙瓒也在卢植门下求学,两人因此成为了师兄弟。尽管如此,刘备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或许他更喜欢玩马斗鸡、吹笛子、穿绣衣,时常显得有些纨绔子弟的味道,和他的家族风格颇为相似。而公孙瓒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还在另一位名师刘宽门下深造,专心研究《尚书》与《易经》,积累了更深厚的学术背景。

在学业上的差距,最终也决定了二人的命运走向。经过几年的学习,公孙瓒凭借出色的才学和德行,很快得到了地方太守的赏识,不仅娶了官宦人家的女儿,还顺利步入了仕途。而刘备在“毕业”后并未获得官职,只得重操家传本事,游走江湖。很快,公孙瓒的名声开始流传开来,尤其有一次,他顶替被贬的上司,孤身一人一路护送上司至洛阳,并且决心陪伴上司一同流放,显示了极高的忠诚度和品德。这份真诚最终获得了上天的眷顾,公孙瓒在家乡被举荐为孝廉,步入了仕途的正轨,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当时,辽东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公孙瓒在这一地区展开了连年征战,面对鲜卑、乌桓等民族入侵,以及不断的叛乱,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战场上,他常常身披白袍,骑着白马,率领一支精锐队伍,所向披靡,这也让他得到了“白袍将军”的美名。尽管公孙瓒战功赫赫,但他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未给他带来长久的安稳,战火不断,辽东与幽州依然局势动荡。

这时,刘虞被朝廷任命为幽州刺史,并成为了公孙瓒的上司。刘虞的平叛策略与公孙瓒的武力派完全不同,他主张安抚鲜卑和乌桓。然而,公孙瓒并不认同这一政策,凭借自己的兵力,他与刘虞形成了对立,最终杀死刘虞,独占幽州,开始了割据一方的局面。

这时,刘备依靠自己的人脉和声望,获得了河北豪族的支持,招募兵员并立下战功,参与了镇压黄巾军和张纯的战斗。虽然他因立下战功获得了县尉的职位,但因为与督邮发生冲突,被迫辞职。经过几年的游历,刘备再次在下邳之战中立功,担任了高唐县令。

不久后,刘备所辖的高唐遭遇了民乱,县城被攻破,刘备再次被迫逃亡。此时,刘备决定投奔公孙瓒的麾下。公孙瓒对于这位老同学的到来十分高兴,立即任命他为别部司马。需要指出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情节与实际情况并不一致,例如刘备因公孙瓒的举荐参与讨伐张纯,或是参与讨董之事,实际上,这两人并未有过太多交集。

此时,公孙瓒正面临与袁绍的激烈冲突,而刘备则负责镇守齐地,与田楷共同对抗袁绍。由于战争持续多年,兵员和粮草消耗殆尽,当地百姓深受其苦。然而,公孙瓒在这场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最终失去了在齐地与袁绍抗衡的能力。在这危急时刻,刘备收到陶谦的求救信,决定率军前往徐州增援。曹操的撤退,使得徐州脱离了曹操的控制,陶谦感激刘备,决定将徐州托付给他。

这一举动,让刘备一跃成为了徐州之主,但这一切的背后,实际上并非陶谦因为刘备的仁德,而是陶谦看中了公孙瓒的支持。刘备此时的背后依然是公孙瓒,陶谦显然是将徐州的未来寄托在公孙瓒能为刘备提供军事支持上。

然而,随着公孙瓒在与袁绍的战争中连遭败绩,他再也无力为刘备提供支持。此时,刘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与公孙瓒的关系。在徐州的地位稳固后,刘备不再依赖公孙瓒,而是投靠了曹操,寻求更强大的支持。与其说这是背叛,倒不如说刘备看到了更为现实的选择。

公孙瓒在局势逐渐恶化中,选择了隐退,他在易县修筑了防御工事,囤积粮草,等待局势的变化。但最终,他未能逃过命运的裁决,袁绍攻破了易城,公孙瓒孤立无援,自焚而死,终结了他昔日的辉煌。

此时的刘备,已经成为了徐州的主宰,然而他在公孙瓒的死讯传来后,却并未伸出援手。有人因此批评二人的友情是“塑料”,但实际上,这种解读并不全面。刘备比公孙瓒更加困顿,他本身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死考验。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失去了公孙瓒的支持后,刘备被吕布打得四处流浪,最终只得向曹操投降。

刘备为何放弃公孙瓒而投向曹操?因为在那个时候,曹操才是真正有能力帮助他稳定局势的存在,而公孙瓒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再支持刘备的冒险。历史的风云变幻,曾经的同窗友情也早已随着局势变化而演变成了各自为政的结局。

最终,这对曾经的同窗兄弟,就像两条并行的轨道,注定各自走向不同的命运。尽管刘备最终成功称帝,但他与公孙瓒的友情,仍然留给后人无尽的讨论与思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自从刘备投靠曹操后,他经历了很多的失败,特别是在下邳之战中,更是被吕布打得大败,妻儿老小也都被俘虏。...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
“演讲”:拓宽李大钊思想研究的... 侯且岸 我在多年的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发现:“演讲”是展示李大钊思想和学识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视的环节。...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在后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它突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等级区分,开启了草根阶层...
原创 韦...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极为宠爱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肆意妄为,甚至一度差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原创 李...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儿在游戏中是一个法师刺客类型...
原创 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而曹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