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申遗全军覆没,千年文化竟是外来货,新证据让人大开眼界
迪丽瓦拉
2025-09-22 23:01:48
0

偷来的永远是偷来的!长期以来,韩国非常喜欢将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当成自己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取得几次申遗成功后,更是孜孜不倦将“拿来主义”发挥到了极致,至于原因,自然是这样的行为能够为韩国带来令人瞠目解释的经济效益。

泡菜、瓷器、造纸术,甚至就连端午节都登上了韩国申遗的名单。只不过这一次,中国不再惯着,直接甩出137份证据,让韩国自以为豪的千年文化传承,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那么,中方拿出了什么样的新证据?韩国会甘心沦为“小丑”吗?

摆上国际谈判桌的文化清单

2025年5月30日,针对韩国一次次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变成韩国的历史文化进行申遗,中国决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137项证据。其核心论点只有一个:这些文化并非韩国原创。风暴的中心,是几项韩国引以为傲的文化项目。

从“江陵端午祭”里跳着安东假面舞的身影,到家家户户引以为傲的制酱工艺,从博物馆里闪着幽光的细纹铜器,到已被列入名录的燃灯会和“大木匠”技艺,甚至连传唱世界的民谣《阿里郎》,也被卷入其中。

由于中国给出的这些证据有理有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得不重视起来,最终决定给与韩国45天的申诉期,要求其在申诉期内拿出能够自证原创的补充材料。很明显,虽然韩国尝到了申遗的甜头,但是从来想过中国会拿出这么多的新证据来进行反驳。

如今这个期限已过,从已知的消息来看,韩国根本没有提交什么新的补充材料。毕竟之前申遗能够成功,是因为中国不愿跟他们一般见识,既然到了提交证据的地步,那么韩国马上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遗产申报名录,其实是一本经济账

明明不是韩国的,为何韩国如此执着于一纸名录?因为只要申遗成功,就能带给韩国想象不到的经济利益。申遗成功,就像给一项文化产品拿到了最权威的全球认证,能迅速点燃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引擎,泡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搭上文化输出的快车,韩国泡菜产业的出口额在十年间翻了数倍,一举突破12亿美元大关。“江陵端午祭”被列入名录后,游客量激增三成。安东河回村的游客,更是从每年十万人次,暴涨到八十万。

这串数字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和出口利润。文化遗产不再仅仅是历史的陈列,它是一个可以撬动巨大商业价值的杠杆,一个能为国家形象镀金的超级品牌。所以,韩国也是在赌,赌赢了有钱有面子,赌输了,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一套被外界称为“文化裁缝”的模式应运而生。这套模式操作起来并不复杂:找到一个与邻国共享的文化元素,利用其传播过程中的模糊地带,施展一番“裁剪”功夫。

第一步,剪掉历史。刻意淡化或删除该文化与发源地的历史联系。比如申报“江陵端午祭”时,闭口不谈屈原,只强调其本土的巫术祭祀属性,巧妙地与中国端午节划开距离。

第二步,缝上“韩式”商标。对文化形式进行一番本土化包装和改造,再捆绑上商业利益,固化为韩国独有的知识产权。他们甚至想为特定褶皱样式的饺子在美国申请外观专利,还曾有组织地修改维基百科上关于泡菜起源的词条。

当古老传承,遇上硬核科技的“亲子鉴定”

这套打法在过去相当奏效,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标准,曾一度更侧重于“活态传承”——也就是文化在当下是否还“活着”,对刨根问底的历史溯源,要求相对宽松。只不过当中国开始认真,韩国这一套可就玩不转了。

真正的转折点,是2025年,中国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席国。新规则下,“历史渊源”和“原创性”被提升为核心审核标准。这意味着,光讲一个好故事已经不够了,你得拿出证据。

而中国这次,带来的不是卷帙浩繁的古籍,而是一份由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证据报告。这份报告对韩国泡菜和中国山东辣白菜进行了微生物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菌群相似度高达88%,再用碳14测年技术一追溯,发现中国的腌制工艺早了数百年。

通过用高分辨率扫描技术分析“燃灯会”申遗图样,不仅发现其摹仿自唐代灯会,甚至在图层之下,找到了被隐藏的“长安西市”数字水印。

至于韩国所谓的“大木匠技艺”,中国技术人员对其进行3D建模后,发现其70%的术语、27道核心工序中的19道,都与中国宋代的《营造法式》高度重合。

至于安东假面舞面具,与早它千年的中国贵州傩戏面具,相似度达90%。细纹铜器上的纹样,和更古老的中国战国铜镜相比,相似度更是高达94%。

为了保证这些证据在递交过程中不被篡改,中方甚至动用了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科技让历史的脉络变得清晰可见,在这一连串冰冷的数字和模型面前,任何“韩式包装”都显得苍白无力。

韩国终成“小丑”

最终的结局,毫无悬念。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东西,韩国自然拿不出什么靠谱的政局,结果直到7月15日来临的这一刻,也预示着韩国近期的申遗计划将全面受阻。但这远非事件的终点,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剧烈的连锁反应。

韩国内部率先陷入混乱,文化财厅的官员与学者之间爆发激烈争论,究竟是该承认部分文化源自中国,还是继续强硬对抗,成了烫手山芋。更深远的冲击,落在了韩国引以为傲的文化输出形象上。

一直以来,“韩流”以文化创造者和输出者的姿态风靡全球。但这次事件,无疑在其光鲜的品牌形象上划开了一道口子,让“文化挪用”的质疑声浪高涨。已有韩国女团因在作品中不当使用他国文化元素,而遭到全球粉丝的抵制。

这场风波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文化被过度捆绑于经济利益和民族自尊心时,它就可能偏离传承的本意,沦为一种策略和工具。历史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冰冷的科技证据面前,任何“再创作”,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根,不是吗?

信息来源:

潇湘晨报2025-05-29《韩国将黄豆酱和酱油申遗,比中国晚千年!》

新浪财经2025-06-01《鱼眼·观察丨从端午到木构技艺,中国137项铁证反击文化剽窃,联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自从刘备投靠曹操后,他经历了很多的失败,特别是在下邳之战中,更是被吕布打得大败,妻儿老小也都被俘虏。...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
“演讲”:拓宽李大钊思想研究的... 侯且岸 我在多年的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发现:“演讲”是展示李大钊思想和学识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视的环节。...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在后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它突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等级区分,开启了草根阶层...
原创 韦...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极为宠爱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肆意妄为,甚至一度差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原创 李...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上官婉儿在游戏中是一个法师刺客类型...
原创 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而曹魏作...